浙江在线4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唐梦霞 通讯员 张颖颖)一双双小手,娇嫩的手腕上是一道道被刀片反复割破的伤疤。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病房,有十多个孩子是这样。
该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谢健告诉记者,这是一个亟待社会、家庭及学校关注的群体和现象。“我们医院临床心理科病房开设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不断有割腕自杀的孩子住进来。”据悉,目前割腕自杀住院的孩子有十多个,占病房所有住院患者的三分之一。年龄在12-16岁之间,基本上都是女孩子。
谢健主任特别提醒家长们,如果孩子出现极端情绪问题,并且已影响到正常学习、生活与工作等社会功能时,很可能已患上心理疾病。这时,应尽快找专业的心理医生,以免延误治疗。
双向情感障碍
一种可怕的心病
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情绪频繁在两个极端里穿梭,一段时间极其狂躁,一段时间又心情低落谷底。
“其实这是很常见的心理疾病-双向情感障碍,在人群中的患病率有2%,但目前大家对该病的识别率还很低,尤其是该病多起病在青春期,往往会被家长误认为青春期叛逆或抑郁症来处理。”谢健主任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精力旺盛、睡觉时间短、头脑反应灵活、桀骜不驯等。而殊不知在躁狂状态的另一面就是抑郁,甚至会有自杀的念头,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状态让很多患者痛不欲生。
在临床心理科病房,有个叫小裴的女孩今年12岁。护士介绍,来医院时,她的双手手腕血肉模糊。入院当天除了母亲陪伴,还有一位年龄相仿的男孩。两个懵懂的孩子在病房里旁若无人地抱在一起。身为人母的病房护士长章启秀好心提醒小裴的母亲管管小裴,小裴母亲说:“怎么管,一管就说要死给你看,动不动就要割腕!”
还有一位13岁的女孩舟舟,来医院就诊时一直捧着手机玩游戏——王者荣耀。主治医师胡长春说,舟舟是位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性格外向开朗,学习成绩好。但上初中后开始莫名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学习也学不进,还经常有轻生的念头;但有时又很开心,像个话唠一样有说不完的话,但随后又变得暴躁。这两种状态交替发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差,有自卑心理,还开始沉迷游戏。由于和父亲关系紧张,舟舟只要看到父亲情绪就会不稳定。护士介绍,舟舟有过两次离家出走的经历,数不清多少次割腕自杀。看到鲜血冒出来,舟舟说感觉很舒服,终于得到了解脱。
为什么这些孩子会用割腕的方式?谢主任分析,他们是想用肉体的痛苦代替心理的痛苦,或者他们本身就想寻求死亡。
心情低落就是抑郁症?
被误诊的概率很高
根据现代精神病学的观点,在门诊就诊的所有抑郁发作患者中,约有一半的患者属于“双相障碍”。但临床上,约有37%左右的双相障碍患者被误诊为抑郁症。
16岁的莉莉也是因为反复割手腕入院。
一年前,莉莉是门门功课全班第一的“学霸”,在父母心中是品学兼优、让人放心的好孩子。但随后,莉莉突然有了大转变:莫名其妙地不开心,睡眠糟糕,胃口糟糕,虽然在上学,但是上课听不进去,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慢慢地,情绪恶化到觉着活着没意思,开始反复用刀片割手腕。
1个月前,莉莉要求父母带自己去医院就诊,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后,慢慢有了笑容,话也多了,但却到了另一个极端——兴奋过头,控制不住讲话,抑制不住地想发火,又开始用刀片割手腕。主治医师胡长春说,孩子内心痛苦已经有一年,但直到成绩下降以及用刀片割腕才被父母发现。
13岁的小敏和莉莉一样,一年多前也是莫名心情不好,睡眠糟糕,胃口糟糕,有时还不语不动。主治医师胡长春说,两个孩子一开始都按照抑郁症治疗,当时服用抗抑郁药物后缓解了就都恢复上学。但后续依旧发病。“双相情感障碍被误诊为抑郁症的几率很高,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等使得病情恶化。”胡长春介绍。
如何区别呢?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双相I型情感障碍和双相II型情感障碍。
I型的诊断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必须符合躁狂发作的特征,在躁狂发作前后可以有轻躁狂或抑郁发作。II型的诊断标准为存在轻躁狂和重性抑郁发作两种症状。和I型不同的是,II型的躁狂症状较轻,而且有严重的抑郁症状。重性抑郁发作的表现为在持续的2周时间内,几乎每天都心情低落,对任何活动都没有兴趣,睡眠出现问题,自我评价过低,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等。
如果从未出现过轻躁狂或躁狂症状,就可能只是单纯的抑郁症。
“父母关系不好”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庭共性
谢健主任介绍,造成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较为复杂,社会环境、家庭教育都有关系。不过,双相障碍的孩子的家庭多半存在问题,父母离异的比较多,因为父母一方多伴有自身情绪性格问题导致家庭关系不稳定。父母关系不好,意味着家庭关系比较紧张,而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的负面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症状一般不典型,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突然性情大变、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成绩波动很大、人际关系差、沉迷游戏或者有自残行为,就一定要及时把孩子送到专业的心理医生处进行诊断。
相比其他精神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更为复杂和棘手。但是现在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以控制病情,通过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调节生理的异常,再辅之以心理治疗,只要患者积极配合,完全能够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而且患有疾病的孩子如果家庭关系好,那么预后也会比较好。
最后,谢健主任再三提醒,对家长而言,最要做的就是多关心孩子。如果父母感情出现危机,尽量不要在孩子的青春期做出一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抉择,尽量等到孩子成年后,这样对孩子的伤害会降到最低。
“如果一个人童年幸福,长大后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长大后更可能复制痛苦。”谢主任说,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率在重性精神疾病中排在首位。如果家长不能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很可能抱憾终身。
编辑: 唐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