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手机版
有些父母一开口,孩子就输了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9日

有些父母一开口,孩子就输了



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很多孩子在自杀前都曾经不同程度上的向父母“求助”
遗憾的是大部分被父母忽略,或者遭到父母的说教、批评,或者被父母认为是“小事情”
在中国校园暴力的案例中,绝大部分遭到校园暴力孩子选择不告诉父母,其中直接的原因是孩子回来告诉家长,家长反而是去数落自己孩子。
有一天,13岁乖乖女和妈妈说:“听说学校里有一个女学生和老师在一起了”,话还没说完,这位妈妈用很刻薄地话打断她说:“这个女学生是在发骚”。
又一次女孩在晚饭时说到:“咱们家什么教育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再次不屑地说:“需要性的人,才需要性教育”。
女孩再没有和妈妈谈过类似的话题,更没有告诉妈妈自己被补习老师性侵,但是她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最终自杀身亡,这个女孩就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作者林奕含。

在绝望的求助时,妈妈两次关上了“倾听”的大门,那个13岁的女孩该是多么的无助!
“虽然很自私,但是,我想你记住我的模样,真的很幸运遇到你这样的妈妈,您的恩情,我来世再还吧。”
21岁的高三复读生魏天烨在发出这条告别短信后,永远的离开了爱他的妈妈。

魏天烨的父母在他高三的时候离的婚,已经对丈夫失望的母亲把全部的希望放在了儿子身上,可是这也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魏天烨去世前给妈妈写到:“我真的想好好学,考上个好大学,希望这个愿望,下辈子可以实现吧,我爱你,下辈子,别做我妈了,太累了“。
妈妈回的微信写道:“你永远是我的好儿子,你是妈妈的支柱,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会支持你“,“妈妈因你考上外高而荣幸,我希望你这次也争取轰动一哈周边的这几个学生”。

儿子最后的倾诉求救,得到的回应是妈妈“一如既往”的“鼓励”、“期望”、以爱为名的施压,这位妈妈完全没有“倾听”儿子的绝望、疲惫、压力。
我无意指责两位母亲,他们是那么爱自己的孩子,逝去的孩子留给他们后半生的是无尽的伤痛。只是感到惋惜。
在很多极端的案例里,痛苦的父母们伤心地问:“为什么他(她)不告诉我?”
而我们不如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我们听不到孩子痛苦的恳求,绝望的呐喊!

孩子的“不说”,是从家长的“不听”开始
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说:
“孩子突然什么都不愿意和自己说了”;“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叛逆的很” ;……
亲子关系问题的开端永远是沟通问题
“你为什么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爸爸妈妈?”
笔者采访了多位青少年朋友,我们听一听孩子怎么说:

“我爸号称很民主,每次我一说自己的想法,他就说我幼稚,片面,总这样我就不想说了。”
“我妈说什么都是对的,我什么都是错的。”
“每次他们一副想要了解我的样子,问我学校的事情,可是我一说什么,他们就开始严肃的教育我。比如我说我好朋友和老师说了个谎,他们就说这种朋友不能交,会把我带坏;比如我说班里有什么活动,他们就马上很紧张的问,谁参加了,得奖了吗?你为什么不参加之类的。”
“我每次和他们讲好玩的事情,他们就说有时间关心这个,不如好好学学习。”
“他们和我谈话的目的就是驳斥我的想法,把他们的想法加在我的身上。”
“我和他们说我感兴趣的事情,他们说,你一天都在想些什么,怪不得学习不好,你看看你表姐~~,我再也不想和他们说什么了。”
“在我家,只有单方面的父母能说话,而且说的话都没用,我说话他们一句都不听。就算我说破大天,说半个小时,跟我一句话没说结果一样。”
……
中国的父母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却做不到好好听一听孩子的心声。
爱他,请不要用 “不听”去伤害他
最伤害我们的是什么?
是遇到的挫折、困难?
是敌人的攻击、诋毁?
都不是。
是当我们意识到没有人真正想听我们说什么,特别是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想听我们说什么的时候,那种孤立无援,不被认可。
著名心理治疗师麦克.尼可斯曾说过:
不被了解的感受是人类最痛苦的经验之一。
不被欣赏,没有反应,会掏空我们的精力,让我们缺乏生气。
当我们与一个不肯听我们说话的人在一起时,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
上海发生的17岁男孩跳桥事件让人扼腕惋惜,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争吵,在回家的路上母亲在车上批评孩子,继而母子发生了争吵。
车子停在高架桥当中,男孩夺门而出,决绝的冲向桥边一跃而下,没能拉住儿子的母亲绝望地捶地痛哭。
这一幕,让人心痛,如果这位母亲能听一听孩子的牢骚抱怨,是不是事情能够不一样?图片 在知乎和微博上有大量的帖子是青少年倾诉与父母的矛盾和自己的痛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源于父母不能倾听。
这些帖子里,写满了孩子们的痛苦、无助。
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而很多时候,不会倾听则将爱与温暖变成了恨与伤害。
而父母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正是伤害的实施者。
倾听—父母的必修课
孩子从呱呱落地,我们开始无条件地爱他,他开始会说话,能走路,每一天的一点进步都让我们欣喜若狂,我们用充满爱的欣赏的眼光看着他。
可是慢慢的我们的目光里开始加入了殷切的希望,我们不自觉的幻想他能力超群智商卓越,我们暗暗地期望他出类拔萃,有了这些以爱为名的期待后,我们开始体会等待的焦虑和失望的愤怒。
我们想让他变得更好,我们想让他品学兼优,我们想让他未来的人生顺遂,这有错吗?
没有!
但是如果你期待孩子只是在你设想的“模具”里成长,那就大错特错。
爱孩子不是爱那个你理想中的孩子,而是爱这个独一无二真实的他。

爱孩子就要学会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我们曾经都是孩子,作为曾经的少年,现在少年的母亲,是否还记得曾经叛逆的自己,曾经对父母的行为的厌恶 。
可还记得还是少年的你,也曾暗暗发誓:我将来一定不会这么对待我的孩子。
那么我们要怎样倾听呢?
  • 克制纠正的冲动,请先搁置自我,持续专注地听一听孩子想说什么;

  • 以孩子寻求关注的需求为先,真正专心做一个“接收器”,孩子才能更愿意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 父母常常觉得很多事情自己经历过,体验过,吃过亏,上过当,所以自己的观点是对的,而孩子的观点是幼稚的,偏颇的,错误的。一旦如此,就等于关上了信任的大门;

  • 承认观点不是唯一的,每个人对同一件事都可以有不同的体验和观点,虽然孩子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不总是全部”正确”的,但是我们自己又何尝是总是正确的呢?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每个孩子都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做出反应,而如果你连好好了解他都做不到,又何谈爱呢?
相比各种说教教导,一位乐于倾听的爸爸或妈妈,给予的尊重和安全感,才是孩子探索的动力;
对于孩子来说,即便是和善的说教,也是强加给他们的,唯有通过思考建立的“私人逻辑”和“内在信念”才能够真正指导他的行动。
只有当父母不再认为孩子是自己未完成的作品或手中待塑的陶土之后,才能开始真正听孩子说话。
爱他们,那么请放下我们想控制、改造、操纵以及改善他们的这些企图,专心听他们说话。


作者:靖格格来源:中国心理咨询师成长联盟

- The End -



 









上一篇: 想要孩子树立正确的偶像观,父母的引导作用必不可少
下一篇: 公益家庭教育心理沙龙活动招募
     
版权所有: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
技术支持:微飞翔官网
 

主页 电话 地址 互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