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手机版
开学寄语 | 教育,其实就是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命方式”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30日

开学寄语 | 教育,其实就是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命方式”


开学在即,疫情依然在影响着我们。无论是我们   自己的工作、还是孩子的学习生活,似乎都处在   一种不确定的环境当中。

这样的环境可能也是一个机会,给我们一个挑战,让我们从一个整体的视角来看看,我们当下给与孩子的教育,在ta的一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家长给予孩子哪种教育,其实是家长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度过怎样的人生。作为家长,你所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对生命的理解体现。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

01

选择哪一种方式

度过自己的生命

经常有家长说,“我要好好教育教育孩子”;也有家长会讨论,“到底哪种教育适合我们家孩子”;更有专家学者说,“教育是开启每个人生命的钥匙”。

那么,到底什么是教育呢?

教育,到底是让孩子怎样更好的学习到知识,还是更好地成长呢?

教育,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以哪种方式,去活着,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的方式。但是,生活方式,在这里,其实是轻了。我所理解的教育,应该称之为:生命方式。就是选择哪一种方式,度过自己的生命。

生命最可贵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而生命最精彩的,就在于每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当这种方式适合这个生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生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和外在的评判标准不一样,这种感受,只有生命的主体,也就是这个人才会知晓。

譬如有一种人,天性就是善良悲悯,他们觉得能够帮助到别人,就是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譬如特蕾莎修女、圣雄甘地;

也有另一种人,热衷于开创和创意,热爱用商业的创新,去影响和改变社会进程和生活方式,譬如苹果的乔布斯和维珍的布兰森;

当然也有热爱思考,成为学者,热爱冒险,成为探险家,热爱钻研,成为发明家……

而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个人,其实就有多少种生命的方式。有的机缘巧合,表现的充分,就成为大家瞩目的对象,更多的,则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但,就本质上,其实没有任何的不同。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足够了。

如果ta所做的事情,还对社会有一些帮助,那就太好了;

就算没有,也没有什么关系;

ta所过的生活,如果是健康幸福的,那就很完美了,如果不是,只要不影响ta人,也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对于生命,每个人,只有ta自己,才能对它负责。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无论你是ta的亲爹,还是亲妈。

孩子渴了,饿了,悲伤了,快乐了,只有ta自己才知道。同样的,孩子的生命里,最需要什么,也只有ta自己才知道。哪一种生命的方式,最适合自己,也只有ta才知道。‍

02

选取哪种教育

源于自己的价值观


作为家长,你所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对生命的理解体现。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

譬如,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平安和顺遂,你就会让孩子不要去冒险、拼搏,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

如果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个性和自由,你就会鼓励孩子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不要受到任何规则和制度的限制,追求自己的人生。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两种比较的方式。

一种,是我是曾经这么度过人生的,并且我对自己很满意,那么,我就要把这么宝贵的人生体验,都教给你。

另一种,是我曾经没有度过的人生,我现在很后悔遗憾,觉得如果那样的话我会很幸福,那么,我就要告诉你,你应该学习我没有学到的,过着和我不一样的人生。

这本身,都没有错,都是爱的体现,也都是生命延续过程中最朴实和最基本的体现。但是,这种方式不能做得过于极端。一旦极端了,违背了孩子本身的发展诉求了,就是不好的教育了。‍

03无论哪种方式请尊重每个孩子的内在图片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与生俱来的某种东西,科学家叫它基因,哲学家叫它天分,宗教家叫它命运。我也说不清楚,这究竟应该叫做什么,不妨就笼统地称之为“内在”。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内在。而且,每个孩子的内在,都是不一样的。这种内在,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性格品质,一种是才华技能。

于性格品质来说,大多是一诞生就体现出来的。养育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就算刚刚出生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脾气都会不同。最明显的就是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同样的父母,一出生就可以感觉到,有的孩子很乖巧,有的孩子很霸道,有的孩子很敏感,有的孩子很任性。这些,真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天注定”,而且,很难改变和扭转的。

而且,我们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其实就是指的这一部分。家长无论要给予孩子怎样的教育,都要首先考虑到这个因素。否则的话,就会遇到很多的冲突和矛盾。

这部分,是孩子的根基,那么,才华和技能,则是生长在其上的枝条。这一部分,是随着孩子的身体成长,以及认知程度,还有知识学习的变化,逐渐呈现出来的。譬如,有的孩子性格活泼,随着开始掌握语言技能,就变成了一个小演员,能说会道爱表演。有的孩子生性沉稳,刚开始能够拿到东西,就会一个人琢磨很久,再大一点,还要研究内部的结构。

同样的,我们所说的,“知识改变命运”,指的大多是这一部分。家长无论想要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很好的发展,也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就是和孩子品行所一致的“天分”,顺应、鼓励,并发展它。‍


04
今天的改变明天的收获

为人父母,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生活的很好。但是,我们也惊奇地发现,我们对孩子的期许,其实是我们认为孩子应该改进的源头。

也就是说,它们其实是一致的,当一个孩子磨蹭的时候,很可能是在认真独立思考问题;一个孩子多动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在培养行动能力和领导力。

我们期许的,和我们抱怨的,其实是一件事情!那么,错的是谁呢,孩子,还是家长?

我一直都认为,“知识”是应该长在“性格”之上的,这才能构成统一的“内在”。有了这个统一的内在,我丝毫也不在乎一个孩子在数学课上看惠特曼的诗集,或者一个热爱数学的孩子从来不读文学经典。

理想的状态,是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可是,这可能吗?我认为只要我们努力的去接近这一点,万事都是有可能的。

比如,在家里,家长要发现孩子的内在,并给予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在学校呢,标准化的教学之外,适当地给予每个孩子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学习自由。

多做哪怕一点孩子就会因此而受益很多。所以,从现在开始,请多做一点,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因为你所改变的,是自己孩子的命运。‍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心理学知识, 尊重原创,非原创文章皆选自网络,版权归相

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情况,可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


ͼ����_79b9b322d4772e00870d2a7ee0036577_99342.png



上一篇: 跟孩子不会沟通?一起来上亲子沟通这门必修课
下一篇: 脑科学告诉你:当下为什么这么多学生变得爱“躺平”?
     
版权所有: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
技术支持:微飞翔官网
 

主页 电话 地址 互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