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手机版
父母付出所有爱,孩子受了一身伤 | “控制式教育”的最大悲哀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8日


父母付出所有爱,孩子受了一身伤 | “控制式教育”的最大悲哀



如果能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要定制吗?

理智上,很多父母会说“那肯定不,孩子的人生由他自己做主”。

可事实上,绝大部分父母都在无意识中,按下了这个键,试图“定制”孩子的“完美人生”。

还合理化地披上了以“爱”为名的外衣:

“我都是为你好”。

今天,我就想和你聊一聊:

为什么有些父母口口声声说爱孩子,却在做着伤害孩子的事?



1.png

被压抑的孩子只能用伤痕表达愤怒


大概在五年前,咨询室里来了一位小姑娘,叫梅子。

拉开衣袖,赫然出现在我眼前的,是她手腕上、胳膊上数十道深浅不一的口子。

这位16岁的小姑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自伤行为。

当时梅子的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我太难受了,实在该不知道怎么办了。

我发现,崩溃的时候,我割自己就能感觉好一点……”

一个本应在美好年华快乐成长的孩子,却在经历着极度痛苦的、难以承受的情绪体验。

甚至很难用语言把这种感受说出来。

只能将自己割伤,通过这样“惨烈”的方式表达。

这个小姑娘,到底经历了什么?

断断续续地讲述下,她被控制的童年逐渐呈现:

都高中了,她去哪都还要提前报备。有次放学她回家晚了,迎接她的是父亲的一衣架;

房间从不被允许关门,有什么动静母亲都要知道,朋友都要把关,通话记录每月一查;

时间表被安排地满满当当,休息时间少得可怜,想学画画却被安排了数理化的提高班……

在这个家里,她的人生目标只有一个:成为重点本科的大学生。


她试图反抗过,父母却回应道“这都是为你好”“你只管好好学习,其他事你都不用操心”“要不是为了你,我们才不会这样”……

面对父母这样的“牺牲”,愤怒和内疚同时充斥上她的心头。

她不知如何是好。

她也曾说过自己不开心,很痛苦,希望喘口气,父母却以一句“你就是想太多了”盖棺定论。

一次语文考砸后,母亲认定是她开小差画画影响了成绩。

于是找出她藏在书架里的画稿,毫不留情地一张张撕掉。

“那次撕成一片一片的,不止是我的画稿,还有我的心。”

梅子没法向父母诉说她的愤怒,只能通过自伤行为,来摆脱这种无能感,并试图反转控制。

之后,每当她痛苦时,不被理解时,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她都会通过自伤行为,来表达自己,惩罚自己,同时获得“能够掌控自己”的感觉。

真的,太令人心疼了。

更令人难受的是,生活中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

一方是难以平复焦虑,试图为孩子铺好每一步路的父母,一方是想反抗又常怀内疚,被无力感包围的孩子。

而由于实力上的差距,最后受伤的往往是孩子。

他们不会停止爱父母,只会不再爱自己。

所以,只能不断地向内攻击,甚至走上自残、自伤的极端。

强控制的父母
陷入逃不出的宿命轮回

当然,我们说上面的话,不是要指责让孩子变得无法感受自己真实地活着的父母。

因为,这些父母的出发点,确实是爱。

可为什么最后却成了“以爱为名”的控制,让孩子倍感窒息呢?

一是父母自己内在的无法转化的焦虑。

曾奇峰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是谁向谁投射了焦虑。”

我想,这非常形象地形容了拿着“遥控器”的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

父母在家庭养育和关系中,应该承担的是作为“容器”的一个部分。

这个“容器”,要去帮助孩子去承载、消化孩子没办法承受的那些情感的部分。

但实际上,我们大多数父母却根本做不到。

因为我们自己就有非常多的情绪和焦虑。

而这份情绪和焦虑,我们最方便投射的,就是孩子。

因为孩子在家庭当中是最弱的,是最没有办法去表达反抗的。

所以大多数时候,父母往往无意识的,就把这样的焦虑投射给孩子。

在这些情绪中,比较大的一个焦虑,是分离焦虑。

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我也是一位母亲。

在给孩子要断母乳的时候,我自己就有一个很深刻的分离焦虑的体验。

那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不是孩子不行,是妈妈不行,妈妈做不到跟孩子待在一起时让孩子断奶。

孩子的成长,会让他们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所以,就在无意识下,试图通过夺过“遥控器”让孩子离不开自己。

二是父母自身缺乏安全感。

强控制的父母,往往有一个不安全的内在。

可能是本身来自于没有安全感的原生家庭;

也可能是年少时经历过分离的创伤经历,或被忽视、被指责甚至不被肯定的部分;

还可能是总被放到各个家庭当中寄养,始终没有固定地待在他们父母的身边等等……

这一切都会让他们产生不安全感。

因为缺乏安全感,在长大后,他们就会想全面的掌控他们的生活,也包括他们的孩子。

这样,他们的内在才不会感到恐惧。

在这样的不安全感下,不管孩子要不要,他们都会一股脑地把自己所有未曾得到都丢给孩子。

比如,当年自己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能成为大学生,就拼了命地帮孩子铺路,让孩子成为自己未能成为的大学生。

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难受的一件事,因为他自己的情绪不但没有被承载,还要去承载来自他父母的这一部分情绪。

三是父母本身的自恋。

当父母说出“我做这么多,还不是为了你”的时候,这里面,还藏着我为了你的“牺牲”。

而这种牺牲,有一部分,就来自于他想要的支配感。

我为什么要为了你付出这么多?

因为我要让你感觉你离开了我,你就活不了。

这,就是暗藏其中的自恋。

父母通过“控制”,让孩子没有办法独立,没有办法离开,以孩子的无能来巩固自己的自恋。

我不断地对孩子好,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把我所有的东西都给到孩子,我对孩子如此全能,就是我的成就。

但凡孩子独立了,我的成就就没有了,我的自恋就会受伤害。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怎么能够不痛苦,怎么可能不累呢?

2.png

如何拿回自己

人生的“遥控器”?

或许,你正处于像梅子一样的年纪,苦于父母无处不在的控制欲却又难以逃离;

或许,你已经长大成人,却带着强控制的养育环境留下的创伤,变得自卑敏感,过度依赖或难以管理自己的情绪;

又或许,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长大,不想让孩子再走自己的“老路”,却又无意识将孩子扯如轮回的父母。

这些年,真的辛苦你了。

我能感受到你在这其中挣扎的拧巴与痛苦,也感受到了你想尽力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坚强,很累,但你还在努力着。

所以,我想陪着你一起,进行一些自我疗愈,去试着做些改变。


首先,接受我们的愤怒。

面对强控制的父母,我们有愤怒,是合理的。

这意味着独立的自我的觉醒。

如果一味地去顺从,其实就是在压抑你的自我。

我常遇到一些来访者,他们聊到父母的时候会说:

“我知道他们对我挺严格的,管得很多,但我没办法。因为他们这样做,是对我好,是爱我。”

每当听到他们说这样的话时,我都能体验到很憋,很难受的感受。

这些感受,是来访者的。

他们在压抑着父母对他的过度的管教的那种生气和愤怒,无法言明。

所以,接受你的愤怒,并适当地表达你的愤怒。

当然,这个表达愤怒,并非让你天天跟父母打在一起,而是接受你对父母有这样的生气的过程,它不与你对父母的爱冲突,也并非不孝。

你气的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而不是生气父母本身。

从心理上接受这个点,我们在情绪上才更能自洽,活得更舒服自在一些。

然后,去觉察。

觉察在这个原生家庭里的局限,看到父母和自己在无意识地重复哪一些代际传递。

更要去觉察我们与父母之间有区别的部分,我们能发生改变的地方,就从这里开始。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做一些切断,并去做新的改变。

比如,当我意识到,我对孩子重复了我的父母常做的吼叫,指责,那我下一次,就减少这样的一个举动。

这样的减少特别重要,因为量的变化,才能带来质的变化。

最后,立足当下,着眼未来。 

有一句老话,叫“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简单说,就是过去无论我们有再多的懊恼也好,后悔也罢,那都过去了。

我们更要去定义的,是未来。

过去,在强压之下,我可能压抑了自己的一部分内在。

那现在,我就要重新去认同我压抑掉的部分,把我的身份认同放在未来的期待和目标之上。

过去的痛苦需要表达,但过去没办法改变。

而未来还没发生,我们可以去做调整和改变。

如果我们一直沉浸在内在的创伤,沉溺在过去,我们就很难发展自信。

所以,去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去接纳我们不能改变的。

当然,接纳已经过去的这些,并不容易。

长期饱受这样的控制,深陷无力,我们也许很难有足够的力量去释然自己的恨,接纳满是伤痕的过去,爬出深陷其中的漩涡。

试着去寻求专业帮助吧。

相较于父母,我们这代人有一个幸运,就是我们能找到人求助。

很多觉知、释然的部分,我们可以试着去跟咨询师这样的专业人士探讨。

比如,跟咨询师讨论觉知自我后,如何应对与父母的冲突:

如何委婉但明确地表明自己的坚持,树立属于自己的边界;

如何在与父母的沟通不欢而散后,接纳化不开的这部分矛盾;

如何在冲突和危机中,始终倾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们还能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去看到自己不一样的资源和力量,去更多角度地看待早年经历对我们带来的影响。

我们常说,心理咨询是在修通和构建。

修通你内心隔离的情绪,封锁的创伤,构建新的情感体验,看到自己。

你能在咨询师的接纳中,把自己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倒入咨询关系这个容器里,慢慢沉淀、分层、澄清。

通过看见自己的感受,看见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份从咨询中得到的力量,或许能给你带来比你的一辈子还长的价值。

因为它会带你看见、觉察、接纳自己,解决你当下的困扰,改变你的认知,并把这份改变传递到你的下一代,下下一代。

也许,从你开始,乃至你的孩子,孩子的孩子,都能将人生的“遥控器”,抓在自己的手里。

世界和我爱着你。

文图摘自壹心理,作者鲁冰娜,如有不当使用请联系删除。

- The End -

ͼ����_79b9b322d4772e00870d2a7ee0036577_99342.png


     
上一篇: 最受欢迎的8种妈妈,容易养出自信阳光的孩子
下一篇: 开学了,给孩子一份超详细的体育锻炼恢复攻略
     
版权所有: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
技术支持:微飞翔官网
 

主页 电话 地址 互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