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爸爸的这6次“撑腰”,换来的是孩子一生的抬头(推荐父母都看看) |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3日 |
爸爸的这6次“撑腰”,换来的是孩子一生的抬头(推荐父母都看看)
刘墉曾说:“许多爸爸在孩子的图画里没有手,为什么?因为在孩子的记忆里,爸爸像一团影子,总是抓不住。”因为爸爸们要忙于工作,难免会缺席孩子的一些成长。那怎么办呢?其实,爸爸不一定要花很多时间陪孩子,但在关键时刻,一定要发挥爸爸的作用,成为孩子强大的依靠和力量的源泉。因为对于男孩来说,爸爸是英雄,可以给他自信、勇气、责任、榜样。而对于女孩来说,爸爸是陪伴,可以给她力量、安全、方向、底气。所以,想要孩子内心富足,眼里有光,爸爸一定要在下面这6个关键时刻,为孩子“撑腰”。
01 孩子不愿分享时知乎上看过一个故事:博主小时候,来家里做客的孩子想要博主的玩具,那是他珍爱的宝贝,博主便护着不给。结果,做客的孩子居然把他的另一个玩具掰坏了,爸爸知道那是儿子花了很长时间拼出来的,竟然表现“神勇”,直接把玩具拿了过来,哪怕惹得客人很不高兴。爸爸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博主每次想起来都特别温暖。教孩子分享是一种美德,但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说:“被迫无私和分享,对孩子而言,通常是以牺牲自我需求而终结的。很容易让孩子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心理需求不重要,导致孩子自我价值感低。甚至形成讨好型人格,认为只有顺从和讨好,才会让别人喜欢自己。”是啊,分享,从来不是牺牲自我,成就他人。一个孩子不愿分享,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进入了物权意识敏感期。这意味着他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保护自己的东西,就是保护他的界限感。二是因为这个东西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不能分享。你眼中算不上什么重要的东西,对他来说却是“唯一”。爸爸,作为孩子最大的靠山,看见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才能勇敢地说“不”。支持孩子对属于自己的东西拥有所属权和分配权,孩子才能学着捍卫自己的权利,尊重自我意志。一个被尊重过物权的孩子,才能在父母的引导下,慢慢学会分享。
02 孩子犯错时最近在网上看了一个视频,孩子拿香蕉时,不小心打碎了妈妈最爱的碗,爸爸的做法堪称教科书。首先,爸爸耐心了解事情的经过:不生气,不训斥。然后看见孩子的情绪,告诉他,不要害怕,你不是故意的。接着引导孩子弥补过错:打扫现场,给儿子示范如何清理碎片;描述事实,告诉孩子这是妈妈的心爱的碗,碎了妈妈会难过,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对自己造成的后果有担当。最后坦白真相,让孩子主动跟妈妈说明事情经过,承认错误,并道歉。社会心理学教授詹昭曾说,发现孩子犯错时,为人父者,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孩子犯错时,恰恰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急于打骂或指责,并不能让孩子长记性。爸爸作为孩子最坚固的堡垒,要坚定地和孩子站在一起,才能帮助孩子打败问题。
03
04
05
06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与同伴发生矛盾,此时孩子最需要的是来自身边人的理解和帮助,可以帮他顺利度过难关。一个家庭中,三观正的爸爸往往是舵手,掌握着船的方向,也给孩子最正确的指引。正如心理学家格尔迪说过:“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要想孩子挺直腰杆,自信畅快地行走于世间,爸爸就要善于为孩子“撑腰”。爸爸在关键时刻给孩子的庇护,就如同阳光雨露,滋润孩子的身、心、灵。这样,孩子在成长路上,就不会轻易被困难打倒,自信勇敢地昂首阔步向前去。
|
上一篇: 妈妈装在家里的摄像头,意外揭示了孩子不安全感的来源 |
下一篇: 脑科学告诉你:当下为什么这么多学生变得爱“躺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