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手机版
如何养出一个好好说话的孩子?父母不要做错误的示范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9日

如何养出一个好好说话的孩子?父母不要做错误的示范

 凌晨1点多,表妹突然打了语音电话给我: “要是找不到人哭诉一下,我怕我会想不开……” 从她抽泣中夹杂着怨恨的语气里,我了解到: 原来,她那个14岁的初二女儿,就在刚刚,爆粗口顶撞她,表妹夫还跟她大吵了一架。 “你说,我怎么养出这样的白眼狼,怎么就摊上这样的老公?” 当她抛出这两个问题时,坦白说,我很心疼,也很同情,但更多是思考。 其实如果她能跳出来好好看一看自己平时和女儿、老公的相处,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不会说话的孩子,是谁养出来的?

1.jpg
表妹是个全职妈妈。 自从女儿上五年级后,她就辞掉工作,化身为24小时保姆,整天围着家里人转。 怕粗枝大叶、一根筋的妹夫越帮越忙,她很少主动使唤妹夫,什么事都自己亲力亲为。 在家,她有绝对的话语权,虽然性子软弱,却处处要强,说话也很刻薄。 看女儿放假在家不好好写作业,不是关心地询问,而是骂骂咧咧: “看你这废柴样,以后能考上好大学才怪,小心跟你老家叔叔一样,一辈子当农民。” 要是妹夫护女心切,叫她别这样跟女儿说话,表妹直接“怼”回去: “就你只会指手画脚,有帮我分担过什么吗?不会做,就闭上嘴巴什么都别说。” 好几次去表妹家做客,听她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的说话方式,多少有点受不了。 而这次问题的爆发,还是跟女儿不学习只看手机有关。 表妹一时气不过,指着垃圾桶破口大骂:“你要想成为垃圾,和你爸一样,我也没办法”。 口无遮拦的一句话,瞬间引爆了妹夫和女儿的怒火: “有你这样说话的吗,太过分了吧!”“说说说,整天就知道说,我看我爸就是瞎了眼娶到你,神经病!” 知道女儿到了青春期,开始不服管,对父母说话也没礼貌,不客气,但表妹怎么也想不到,女儿的嘴巴这么毒,这样对亲妈说话。 之前提醒过表妹,不要在女儿面前数落妹夫,也不要总说伤人的话。 可她不当回事,我行我素,昔日种下的因,结出今天的果,不好怨任何人。 的确,孩子说话不懂分寸、缺乏对长辈的尊重、没有教养,当父母的,肯定伤心难过。 但想过没,谁给孩子做了错误示范;又是谁,让孩子误以为攻击、辱骂、贬低是正常的表达? 童话大师郑渊洁说,你是什么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人。 不会好好说话的孩子,身上一定有父母的遗传。

会说话的孩子,世界总会善待他 


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威廉·艾利奥特有一句劝导: “在对一个淑女或绅士的毕生教育中,我认为只有一种智力开发是必要的,那就是精确而优雅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我们都希望世界能善待自己的孩子,却往往忽略正确引导孩子口中常对人说的话语。 不会说话的孩子,容易激发别人的怒气,影响并破坏与人之间的和睦。 相反,会说话的孩子,知道说话的分寸感,不仅体现了自身的修养,还给身边人带来温暖。 前几天在小区测核酸现场,就遇到这样一个初中男孩。 因为排队的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酷热之下,多少会口出抱怨和不耐烦。 男孩主动掏出电动风扇,递给前面一位一直在擦汗的老奶奶,还不停安慰道: “奶奶,您用,这种天气确实很不舒服,您有带水吗,我这里有没开的矿泉水,您需要的话,给您喝。” 旁边的另一个老人家也附和过去,跟男孩攀谈。 虽然说的话题,男孩未必懂,但从头到尾,他都很认真听,积极回应。 老人家唠唠叨叨说完一堆,他从不插嘴,或显得不耐烦,怕老人家说得累,还细心提醒: “爷爷,您要不先喝口水,再慢慢讲。听您讲这些东西,我又长见识了。” 他的礼貌、谦和,让跟他接触过的老人家赞不绝口。 还不忘打听他是哪一家人的小孩,这么懂事,这么会说话。 当时见证全过程,我的确被这个男孩的高情商、好修养深深折服,更觉得他的“受欢迎”不无道理。 谁都喜欢言语间能传递善意的孩子。 懂得体谅别人的处境,知道顾及别人的感受,让所有和他亲近的人都很舒服。 如蔡康永所说: “你越会说话,别人就越快乐,别人越快乐,就会越喜欢你; 别人越喜欢你,你得到的帮助就越多,你会越快乐。” 的确,语言藏着情绪和温度。 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感,不恶言相对,不指指点点,留下的,才有可能是成就自己的好评价。 一个孩子会不会说话,决定了他后半生的造化。 用词正确,谈吐干净,会说话的孩子,不管去到哪里,都能赢得世界的掌声和鲜花。 

如何养出一个会说话的孩子? 


究竟怎么养出会说话的孩子? 我想首先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和示范,让孩子感受到话语的温柔和力量。 然后再通过科学地教导,一步一步提升孩子说话的修养。 结合相关的研究和专家分享,我总结出父母们可以遵循的“3F”教养指南: 

Fact(引导孩子学会倾听事实) 

《美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立》一书中,作者举了这样的例子: 一个美国男孩发现自己美术课上捏好的小泥人被同学弄碎了,气得很想骂同学一顿。 这时爸爸反问他:“你的同学怎么说?” 男孩仍沉浸在盛怒之中,就算听同学说自己不是故意的,也不愿相信,认为同学就是讨厌鬼。 爸爸见状,安抚好他的情绪后,便引用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讲给他听,慢慢引导他应该听听朋友的表达和解释,不要急于下定义,否则会冤枉别人。 其实爸爸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希望儿子懂得: 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建立在学会倾听事实的基础上。 只要听清楚、听明白,不把自己的意思、情感投射到别人身上,才能作出最准备的回应。 所以,常常提醒孩子要先听后说,孩子才懂得说对的话。 

Feel(教导孩子觉察他人的感受)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小时候看到祖母在抽烟,心想这是不健康的行为,便脱口而出: “祖母,你每天吸2分钟的烟,就会少活9年。”说完,祖母没有立即停止吸烟,反倒哭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的祖父把他叫到一边,严肃教育了他,使他意识到:自己心直口快地表达,不是聪明,而是对祖母的伤害。 自那以后,他说话都注意用词,常常体谅别人的心情。 会说话的人,一定是能为别人着想。 身为父母,要引导孩子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求,换位思考,反思自己的表达会不会冒犯别人。 只有他开始觉察别人的感受,拥有同理心,他便知道该怎么说话。 

Focus(帮助孩子聚焦说话的意图)

有时候看到身边一些孩子不管说话还是做事,总抓不到要点,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 举个例子。 刚上初中的儿子有一天突然对我说:“妈,你真是不靠谱,以后什么事情都不能找你了。” 那一刻我被“骂”得莫名其妙。 但也努力克制内心的复杂情绪,耐心追问: “发生什么事情?妈妈哪里不靠谱,你要不说说,看我能不能改?” 刚开始问,儿子还一个劲吐槽:学校老师太严了,爸爸妈妈工作又那么忙……我继续坚持不懈询问:是不是妈妈工作忙,没帮你做到什么事,你才觉得妈妈不靠谱。 没想到,真说中了。 原来儿子学校第二课堂需要父母提前购买上课材料,我没太在意,给漏了,儿子又误以为我买了,却选错了快递。 整个事情,没有讲到关键信息上,导致彼此理解有误,差点激化了矛盾。 所以平日里,父母要放下成见,稳住情绪,听听孩子想要表达的重点,慢慢帮他厘清思路。 只有孩子清楚明白自己想说什么,听的人才能给出好的回应,促使双方的沟通顺畅。 孩子成长路上,一张会说话的嘴,是他最贵的修养,也是他需要一生不断提升的本事。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养出善意、温暖、会说话的孩子,终会发现,他能给身边人带来和煦的阳光。 同时,他也会被这阳光包围、滋养,拥有美好的一生。 

文图摘自新东方家庭教育,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不当使用,请联系删除。

9.jpg

      
上一篇: 一个家最好的模样:父亲有大格局,母亲会过小日子
下一篇: 公益家庭教育心理沙龙活动招募
     
版权所有: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
技术支持:微飞翔官网
 

主页 电话 地址 互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