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只有想清楚为什么做父母,才能真正拥有一颗为人父母的平常心 |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8日 |
只有想清楚为什么做父母,才能真正拥有一颗为人父母的平常心
今天做父母好难,要工作,要养孩子,还要学习如此多的养育知识。既然这样难,那人们为什么还要做父母呢? 只有明了当父母的意义,才能够享受做父母的快乐,才能够真正拥有一颗为人父母的平常心。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生养孩子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生存意义。 一是传宗接代,让家族的血脉得以延续。在这一意义上,孩子的成长就具有了代际相传的使命感,优秀的孩子可以光宗耀祖。 所以,很多父母倾其所有将孩子培养成才,在众人面前感受着“有出息的孩子”带来的荣耀。 二是养儿防老, 把生养孩子作为一种代际的利益交换。 父母年轻的时候养孩子,年老的时候由孩子陪伴和养老送终。这两种生养孩子的意义在今天依然延续着。 持有第一种观念的父母常常有着巨大的压力, 唯恐孩子“不争气”; 持有第二种观念的父母,会把孩子紧紧拴在自己身边,不希望他们远走高飞。
本质上,这两种对“做父母”意义的理解,都不是以父母自身和孩子自身为出发点的,而是以家庭为出发点的。
不少年轻的父母表示,当父母的意义就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 在参与的过程中,父母的生命本身有了意义,养育过程中有种种困难要克服,有大量不求回报的付出, 还有带着泪花的喜悦。做父母的意义就是陪伴一个小小的、和自身有着血肉关系的生命,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 在这一意义上,做父母就是一个过程, 是陪伴、参与,以及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持有“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的理念,父母的心态会发生变化, 会对孩子的到来和共同的生活、学习、运动充满感恩之情,会时常感恩小生命的陪伴。 持有这样的理念,家长们就不会再抱怨“孩子怎么这么笨”“孩子怎么总爱生病”“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父母们会知道,时光荏苒,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父母的“生命教育”课程,课上我会让父母们想象自己遇到灾难(如飞机出现故障),并要求他们在五分钟之内,给孩子留下最想说的话和对孩子的期望。在所有写下的期望中,没有一个父母提到孩子的考试成绩,几乎所有父母都在倾诉自己对孩子的爱,期望孩子身心健康、未来能够自食其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做父母的初衷,所以不要忘记初衷!如果父母期望孩子身心健康,那就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一起运动;如果父母期望孩子能够自食其力,那就在学习之余教给孩子生存的能力和不怕困难的品质。父母只能陪伴孩子一段时光,孩子终究要长大,要自立,要自己走向社会,要承担起责任。父母能够放飞孩子,孩子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为人父母,我们一定要记住初心! 本文转自 |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作者:佟新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来源:《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序言 ![]()
|
上一篇: 你过度牺牲自己,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幸福 |
下一篇: 从吼叫到沟通:如何用爱的语言重塑亲子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