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手机版
分享中提高 指导中成长——市心协心理咨询师个人与技能成长二组活动侧记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0日

    带着诸多疑惑,怀着一份期待,周老师技能成长班二组的三期第二课于4月15日如期进行。两周来,小伙伴们在群里热烈讨论难度系数明显增加的作业,有诸多疑问希望在课堂上得到解决。
    课堂上,周老师首先对大家的作业进行了反馈。上一次作业是倾听训练,通过两个具体案例让大家发现倾听中存在的问题,体会积极倾听的作用。针对大家在完成作业中所感受到的困难,周老师运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大家明白带有难度的作业有助于咨询师的成长。通过案例来训练倾听就像是自己在面对咨询,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把自己置身于相对于逻辑性和实像的混乱和空之中,咨询师要在这种状态下训练自己提高心智的稳定性,把这种稳定性传递给来访者。

    课堂的第二个环节是分组讨论第一个案例,讨论中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周老师进行了梳理总结,对照案例大家意识到消极倾听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主观臆断,没有走出自己的框架,忽略来访者的感受;好为人师,说教;淡化矛盾,空做安慰,不能让来访者真正释怀;强加于人,没有接纳来访者的焦虑,空洞地鼓励,否认来访者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来访者。对于案例一,周老师示范了回应方式,周老师的回应充分体现出高级共情的技术,既有倾听和情感上的共情,又有对未来的指引,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倾听和共情在咨询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个案例讨论完后,周老师通过一个课堂小活动让学员们体会什么是共情,共情中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周老师请两位学员互换鞋子,绕场一周后谈自己的感受。两位参与活动的老师分别谈了穿上对方鞋子后的各种不适。周老师用这种生动直观的方式让学员们体会到咨询师在咨询中不能够共情是因为怕引发伤痛,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做,也可能是把自己的鞋硬塞到来访者脚上,也就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作为咨询师我们应该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去理解、回应来访者。

    在讨论案例二之前,周老师先请两位学员分别扮演来访者和咨询师,大家做观察者。刘芳彤老师和我主动请缨进行了角色扮演,在演绎咨询的过程中,刘芳彤老师入情入境,还原了案例中来访者的状态,我深受感染,不知不觉中走进咨询情境。咨询角色扮演结束后,大家纷纷谈了自己对这个咨询的感受,咨询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咨客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针对问题展开咨询。当周老师发现来访者扮演者刘芳彤老师在咨询结束仍然没有走出情境,周老师给学员们示范了如何用仪式感和冥想的方式处理这种问题,让自己保持身心健康。
    根据案例二中来访者的案例诊断,周老师又给我们强化了案例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相关知识。大家感受到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技能成长的基础。

    三个小时的课在周老师的巧妙指导下,在小伙伴们的互动交流中结束,大家深刻体会到倾听和共情在咨询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感受到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很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堂生动、扎实的技能成长课让我们收获着,思考着,也憧憬着……(李红萍)

上一篇: 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关于开展2018年注册心理咨询师评审的通知
下一篇: 市政协副主席张建科调研金台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版权所有: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
技术支持:微飞翔官网
 

主页 电话 地址 互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