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手机版
他用“声音”温暖失独老人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6日

    本报讯 “声音也是有温度的,希望我的声音能给老人们带来温暖,让他们不再孤单寂寞……”5月4日,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社工马林这样对记者说。今年年初,他自发在网上上传自己的朗诵作品,并将这些“声音”发送给我市的失独老人,这种新颖的关爱方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失独老人缺乏陪伴的问题,也获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马林今年29岁,是个腼腆的大男孩儿,2017年9月,他成为了我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的一名社工,那时正值协会开展关爱失独老人公益行动,马林第一次了解到了失独老人的生活现状,平时就很孝顺父母的他当即自告奋勇地加入到了公益行动中来。他和其他社工、志愿者一起开展为失独老人办集体生日宴、亲情陪伴出游等活动,通过和失独老人的深入接触,马林感到老人们特别喜爱这样的集体活动,常常都是活动结束了还舍不得离开,拉着志愿者们不停地聊。马林心里明白,老人就是害怕回到家的孤独寂寞,好几次他都利用下班时间上门陪老人聊天,可是这样的办法也只能帮助一位老人,其他的老人又该怎么办呢?要是自己能像孙悟空那样有分身之术就好了。
    今年年初某天,马林下班回家躺在床上听手机上的幽默段子,突然,他来了“灵感”:这些段子不都是网友上传到平台上的?那么自己想对失独老人说的话同样可以上传啊,这样一来,所有老人不是都可以共享了吗?想到就做,马林立即打开某个听书网站,注册之后便试着上传了一个小节目,很快,网上便展示了出来,过了一会儿还有网友留言,马林心想“这APP的力量还真是大啊!”于是他开始策划自己的朗诵节目,他将自己考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时用过的所有教辅资料都搬了出来,找出那些有关解除内心孤单、战胜人生苦难等经典篇章,再把这些资料摘编成易于老人接受的小文章,然后朗诵上传。当他第一次把这些“声音”发进失独老人的微信群里,群里热闹极了,老人们听了争相点赞,还夸赞这种做法就像把志愿者留在了自己身边一样。


    老人们的鼓励让马林有了更大的动力,现在他坚持每周上传3-4个朗诵作品,截至目前共上传了50多个节目。经常听他作品的老人张爱莲(化名)说:“小马的这些节目真好,我每天晚上都要听,虽然网上这样的内容不少,可是小马是我们身边的志愿者啊,他的作品是专门为我们读的,听他的声音最温暖!”马林告诉记者,用“声音”温暖失独老人这件事他一定会坚持下去,他还计划未来召集更多志愿者参与进来,大家甚至可以一起创作反映失独老人生活的“广播剧”,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平台发送更多温暖他人的正能量。
    本报记者 黎楠

上一篇: 不忘初心,提升事业——市总工会职工心理健康讲座走进宝鸡公交三公司
下一篇: 失独家庭冬日暖心行动倡议书
     
版权所有: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
技术支持:微飞翔官网
 

主页 电话 地址 互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