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手机版
走入精分 携手前行 ~走入精神分析的语境 • 第二次学习小结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6日

今天我们的正式学习开始了,在吴彬老师的引领下,我们一起走进了精神分析的语境……

课前我们预习了《寻找弗洛伊德》的前两章:这本书从弗洛伊德的生平开始,系统介绍了精神分析学说诞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基本理论内涵,以经典成功案例为例,详细说明了精神分析的技法、过程、效果、常见问题等,这本书配有大量插图,使我们易于理解和形象记忆。

9.webp.jpg

为了更好的学习,吴彬老师同时还让我们参阅了另外两个读本《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和《谈话疗法》,而且吴彬老师将自己正在学习的拉康精神分析和弗洛伊德分别做了拓展性的讲解,让我们对精神分析的历史和现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这次学习中,主线索是1856~1939年弗洛伊德生平及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历程和精神分析理论的创见。

      在弗洛伊德的诊疗室:

6.webp.jpg

长沙发的头侧放着弗洛伊德的椅子,1896年,弗洛伊德放弃了当时通用的催眠术后开始探究无意识的自由联想法,他让患者躺在长沙发上,自己(分析家)坐在患者看不到的头侧的椅子上,患者虽然看不到分析家,可是在最近的位置,能听到分析家所说的话,目的是使患者不受分析家视线或表情的影响,能够自由的进行联想、言说——这是一场关于爱恨情仇的心灵之旅。

本次学习的关键词:

1、分域论(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2、梦、压抑、阻抗、移情(转移)

3、结构论(本我,自我,超我)

4、俄狄浦斯情结

5、本能驱力理论(生、死)

这里的分域论好像是一个地理名词?

的确分域论系借用地理名词“分域"来描述人类的精神世界:

由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构成,对“无意识”的探索是精神分析的首要目标。

3.webp.jpg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第44页,对这个主要内容的讲解:

意识和无意识以“压抑”repression区分。无意识包括引起羞耻感的负罪感、卑劣感、创伤体验、性欲、攻击欲等,这些东西在意识里很难被容纳,一旦进入到意识界,就会引起人们极度的焦虑。因此,必须将它们压抑到无意识界里,不允许他们出现在意识里。

      但是被压抑的内容并非心甘情愿的存在与无意识里,而是像被囚禁起来的野兽,一遇机会就要闯到意识中来,为了压抑它们,需要消耗大量的精神能量,一旦自我弱化了,被压抑的冲动或愿望就会以症状的形式挣脱到意识界来。

      事实上,不仅是症状,人的其他行为也都受到无意识的影响,人们不禁要问,无意识的确存在吗?如果存在,无意识机能的特征是什么?在这里,我们以案例剖析的方法提供无意识存在的证据……

          这本《寻找弗洛伊德》是由韩国的作者李武石所著。其中配了大量的图片,非常的利于记忆和了解,大家看~这张图片以及图解非常清晰的说明了什么是精神分析?

2.webp.jpg

这幅图是“将自己绑缚起来的人"

这个人用铁链把自己绑缚了起来,用锁锁上了,手中紧握着一把钥匙,人的神经症性问题与此相似,人们在由自己性格造成的矛盾冲突的牢狱里,心甘情愿的把自己囚禁起来,而且牢狱的钥匙就在自己手中,尽管如此,他(她)还不知道自己是自愿的,陷入到那种状态中的,因为这个过程发生在无意识里,人们领悟到这个状态的过程,就是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博士馈赠给人类的一份厚礼,它使精神分析成为讨论人类性格和人际关系的主要术语,“精神分析思想适用于我们当前世界上带着真实问题过着真实生活的真实的人”。那么,这种巨大影响是怎样产生的呢?原因何在呢?它又和我们的生活有哪些联系呢?

带着这些疑问,这节课结束时吴彬老师说:“为了更好的理解无意识,大家找一找自己最近做的梦?找一找生活中自己出现的口误、笔误……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吴老师,我想请问一个问题,我遇到了这样一个情况……”

       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

       瞧!小伙伴们认真学习的样子,对于我们而言,已出发,走在学习的路上,从进入精神分析的语境开始,共同启程去探寻它的魅力!

1.webp.jpg


上一篇: 我要活成一束光 ——心理咨询师咨询技能成长二组五阶第五次课程小结
下一篇: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市看守所组织开展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版权所有: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
技术支持:微飞翔官网
 

主页 电话 地址 互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