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冲突,不敢发火?教你“拍桌子法” 怼人 |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7日 |
读者提问
大叔你好!我发现我身上一个缺点,就是生气时会本能地“僵住”,不敢反抗不会回怼,等事情过去了才在大脑里演练怎么反击,只能一个人生闷气。
好多次都是这样的,比如昨天开会讨论的时候,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是有个同事很明显还没get到我的点,就直接嘲讽我太天真,让我别耽误开会的进度。
我真的给气傻了,但我一点不会反击,只能眼睁睁看着讨论进入下一个环节。
好难过,我不想再生这种闷气了,我应该怎么改变?
大叔回答
大叔之前和你一样,不敢怼回去或反击,觉得自己特可怜、懦弱,也很委屈,就逛知乎看可以怎么改变,大家给的建议都是让我直接“怼回去”,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好难啊,总是不敢表达,不能拒绝......
最近,我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有了一些改变,甚至上周和朋友讨聊天时生气地拍了桌子,结果聊天到最后他却非常高兴。(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在后面揭晓)
从习惯性压抑,到能够表达愤怒不满,我感觉是一个从认知到行为的突破,我们需要先了解压抑的原因,再去学一些表达的具体方法。
NO.1为什么有的人不敢表达愤怒与不满?压抑愤怒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决定。人们在压抑愤怒时,往往会认为表达愤怒会造成以下两种情况:
1. 破坏关系
人们认为如果发生冲突,别人可能就不理自己了,从而就会失去一段关系。
失去关系,人就太孤独了。比起这种孤独的恐惧,人更愿意选择妥协忍耐,起码这样还有关系,即使这样得来的关系不稳固。
2. 受到惩罚
另一方面,人们认为冲突之后,别人有可能会惩罚自己,比如穿小鞋、做伤害我们的事。
人们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更大的损失,可能就会选择在当下这件小事上忍耐。 怕冲突的人,往往是把别人想象成了一个小气、计较、记仇的人。他会记得自己带来的每点伤害,随时会在有机会的时候报复自己。
为什么会存在上面两种认知呢?心理咨询师 Sheri Jacobson 认为,它通常来自于成长经历的遭遇,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父母经常争吵
习惯压抑愤怒的人,父母或家庭成员之间可能经常爆发无休止的争吵。这让当时还是孩子的他们,下意识认为愤怒是危险的。
又或者,可能他们的父母在争吵后选择了离婚,因此他们会将愤怒与分离关联起来,认为愤怒会导致关系的破灭。
2. 家庭的情绪表达受限制
在一个情感表达不足或根本不表达的家庭中长大,可能同样会让这类人群无法表达愤怒。
他们表现出的任何情绪都可能遭到无声的反对、否定的回应,比如 “这孩子脾气怎么这么大” 。
更糟糕的是,他们会因为情绪化而感到羞耻。
这让他们形成了一种核心信念:如果表现出愤怒,他们就不会被接受或爱。
NO.2压抑愤怒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压抑愤怒不仅会让人感到 “不爽” ,还会带来一些更长远的伤害。
1. 影响身心健康
压抑愤怒的情绪会造成紧张,而这种压力反应会导致多种疾病,例如头痛、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例如田纳西大学护理学院报道表明:压抑的愤怒可能是癌症发展的先兆,也是癌症发展的一个因素。
压抑愤怒还会造成自我否定乃至抑郁,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当人们将愤怒的情绪内化时,会导致他们与自己作对,变得自我批评和自我憎恨。
如果这个过程达到严重程度,它就会造成抑郁和无价值感,导致自我挫败、自我毁灭,有时甚至是自杀行为。
2. 容易敌对他人
避免或抑制愤怒的人,由于不承认自己的愤怒进而无意识向外投射,从而将他人视为愤怒或敌对的人。
这就导致别人明明是友善的,他们却感知为陌生和危险。
然后,他们也会用敌意面对他人,进而引发社交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3. 用不良方式发泄愤怒
当人们无法忍受愤怒的情绪时,他们往往会采用不恰当的方式发泄愤怒。比如,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或辱骂。
抑制愤怒的人倾向于通过被动攻击或变得克制来间接表达愤怒。比如:
a. 隐瞒行为,例如健忘、习惯性迟到、拖延。
b. 采用其他方式挑衅,疏远他人。尤其是,它们在亲密关系中造成合作伙伴之间的距离。
一般来说,被动攻击会使他们想要离开亲近的人,并对其产生不良感受和评价。
|
上一篇: 陷在情绪里走不出来了?|教你《负面情绪,正面解决》 |
下一篇: 学点心理学,五个常用心理学效应,教你认清自己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