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手机版
有时,你欠孩子一个道歉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8日

01

在亲子关系中,我们常常看到的一种现象是,一个孩子眼泪汪汪的向大人认错:

妈妈,我错了。

妈妈,我不敢了,对不起。

妈妈,你不要不开心,我听你的话。

妈妈,你不要不要我,我很乖。

当我们脑海里出现这样一幅幅,满眼泪花的孩子无比委屈、无比恐惧的向大人道歉的画面,以期许获得大人的认可和原谅时,不知道,你的内心是怎样的感觉。

我的感觉是一阵阵心疼和心碎。

我们弱小的孩子,是需要一步步妥协和讨好才能在父母身边找到一种存在的价值感和安全感吗?

我们的孩子,是必须要通过自己的道歉才能换得父母的爱吗?

我们的孩子,何时才能站在和父母一样平等的位置上,换得父母的一句道歉呢?

毕竟,我们不是完美的父母。

我们太容易犯错,犯下的错,误解的人比孩子还多。

我们太容易把自己当父母,拿着父母的权威控制和威胁孩子。

我们太容易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不尊重孩子。

所以,我们才更需要去觉察,若有不当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伤害时,对孩子说一句,“对不起”,才是父母需要有的样子。

02

一句“对不起”,能化解孩子心中的委屈。

晚上已经快到睡觉的时候,儿子还在那弄他的鸡蛋实验,是科学课老师让他做的,把鸡蛋泡在水里,看看水里能否变出小鸡来。

他已经弄了好一会,他也没做睡觉前的准备。

着急而鲁莽的我气一下子上来,对他很大声的说,请你把实验器材收拾好,实验做完了就应该弄得干干净净,该倒掉的就倒掉!已经到睡觉时间了!

于是,他在我强势的要求下,慢吞吞的把水倒掉。

看他漫不经心的样子,我就顺手把他杯子里的鸡蛋直接扔到垃圾桶了。

他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过了一会,我才看见他,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嘴里说着,我要我的小鸡。

我才意识到,原来我把他鸡蛋里泡出来的“实验小鸡”给扔了,“实验小鸡”被鸡蛋壳包裹着,我没发现。

原来,我犯了一个错,误会了儿子。

以一个妈妈的强势和权威让孩子完全屈服,这是多么霸道、无理,多么不尊重孩子啊。

约翰·卡多在《有效道歉》中说到:当我们需为冒犯或委屈他人而承担责任时,我们应当道歉,以直接、明确和人性化的方式表达悔意,同时做出弥补,并保证以后绝不再犯。

想到这里,我立马蹲下身子,对儿子道歉说:对不起儿子,妈妈不知道你的小鸡在蛋壳里,妈妈误会你了,以为你就是在那边磨蹭,妈妈太鲁莽了,我向你道歉。

然后我把倒掉的小鸡从垃圾桶里捡出来,并洗干净,慎重地交到他手上。

他一下子哇哇大哭起来,那种委屈和被误解的感觉喷薄而出。

我抱着他,告诉他,妈妈做错了,以后一定注意改正。

哭了一会,他把小鸡放在自己的小桌子上,洗澡听故事,就很快睡着了。

回忆这件事的整个过程,如果我不给孩子道歉,欠着一个对不起,我想,我们之间的误会会越来越多,而孩子的委屈和愤怒也会越来越多。

一个个错误,一个个误会背后都潜藏着一个个对不起,这些事件积压在一起,一定会让我们的关系处在无法流动的僵化中。

而这,并不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愿意看到的。

如果我们真的犯了错,无论孩子是否愿意去原谅,真诚的道歉姿态,是我们给自己也是给孩子的交代。

真诚的道歉是一个人内心强大并且成熟的表现,不要低估一个孩子的胸怀和慈悲,当你真正伤害到孩子时,一句道歉或许就能为你重新赢回孩子的拥抱,让你们的关系变得真诚而自然。

03

一句“对不起”,构建你和孩子之间平等而彼此尊重的关系。

晚上听一个音频节目,爸爸和儿子为大家讲故事,讲着讲着,儿子的一个喷嚏打断了爸爸的讲话声,他马上说了一句,抱歉,对不起。

他说的这句话,是对听众说的,也是对爸爸说的。

他说得那么真诚和自然,我一下子从内心深处感觉到了这对父子之间平日里友好而温暖的关系。

爸爸笑了笑,问了句,有点感冒吗?

儿子说,是的。

爸爸又说,恩,没关系,不影响我们继续讲故事。

于是,一段有趣的故事又在他们之间开展起来了。

每天晚上听这对父子讲故事,就发现,不只儿子经常如此真诚的道歉,爸爸更是如此,而且比儿子道歉得更加频繁。

比如,爸爸感冒了,声音有点沙哑的时候,会表示歉意;读书说错字,也会表示歉意;冒然的打断了儿子讲话,也会道歉。

等爸爸说了对不起之后,儿子也会真诚的回应爸爸,说,没关系。

在这样的父与子之间,没有父亲在儿子面前无限的权威,而只有一个父亲对孩子无限的尊重,是在心里真正的把孩子当成一个和自己同样的人去对待的那份尊重。

但凡有不当的言行出现,这位父亲总能真诚的表达歉意,一句“对不起”,彰显了他内在的修养。

这样的父母表率,给了孩子巨大的榜样,也给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成长的包容性空间。

在相互尊重也能相互承担自我责任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和孩子都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04

别用错误的方式去向孩子道歉。

错误的方式会让道歉完全变质,而失去了道歉本来的价值。

首先,道歉没有条件。

有父母说,我可以向孩子道歉,但前提是,他不能胡来。

比如,你必须把玩具收拾好,我才能为刚才发脾气向你道歉。

这样的道歉带着如此强烈的要求,让孩子感觉到了压力,甚至都不理解道歉和他收拾玩具有什么关系。

一件事归一件事。

他乱扔玩具,不可以,建立规则,教他归位,养成好习惯。

你乱发脾气,是你没有做好,真诚道歉,修复和孩子的关系,道歉不应附带条件。

其次,道歉不是为了逃避责任。

你觉得自己已经给孩子道歉了很久,但是孩子仍然很伤心,一直哇哇大哭不停歇。

你心里想,我都道歉了,你怎么还这么无理取闹,你还要我怎么道歉?

如果带着这样的疑问,道歉变成了父母逃避自我责任的一种方式,那一句“对不起”,对于孩子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还会成为绑架孩子去原谅自己的嫌疑。

所以,在道歉之前,你需要认真思考:

  • 我是否能够做到不卑不亢的向孩子道歉?

  • 是否能够屈尊,放下父母的脸面和权威?

  • 是否能在道歉后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

  • 是否能做一些事来弥补刚才的错误?

  • 是否可以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我们会在孩子面前犯错的事实?

真诚反思自己在关系中做得不当的地方,承担责任,修正错误,才是道歉应该有的样子,即使道歉的对象是自己的孩子。

最后,道歉必须真诚且充满勇气。

多少父母,一辈子活在愧疚中,可能只是害怕对孩子说一句“对不起”。

多少父母,陷在自责中,源于没来得及对孩子说一声抱歉。

或许只是因为忙于工作,没时间陪孩子成长。

或许只是因为孩子的一个行为,产生的情绪冲突。

或许只是因为再也收不回来的话,产生的误解。

无论怎样,我们对孩子的一句带着歉意的回应,其实也是在回应自己。

无论孩子是否愿意原谅自己,是否接纳自己的道歉,一句“对不起”,是作为一个成人,一位父母,对自己对孩子的交代。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是100分父母,接纳自己偶尔会做错事、说错话、误会人,那么真诚向孩子道歉,是消解误会、化解委屈、缓解情绪的一条简单而真诚的相处方式,是亲子关系走向理解和懂得的桥梁。

我们需要明白,真诚的一句“对不起”,是为孩子提供一种行为模式的选择,是在以榜样的力量告诉孩子,做错事后,他可以道歉,他能够承担起犯错后的责任,在担当和责任感的路上走得更远,更有力量。

一句道歉,没有那么难。

文:李增芬  (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一枚,80后,爱生活,喜体验;分享心情,传递温暖;世俗行人,终会相遇,遇见真实的自己。微信公众号:Fenny情感馆(lizengfen-11)。)
上一篇: 让否定感远离咱可爱的孩子吧!
下一篇: 开学了,给孩子一份超详细的体育锻炼恢复攻略
     
版权所有: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
技术支持:微飞翔官网
 

主页 电话 地址 互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