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手机版
孩子们缺了,“压力应对”这门课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0日

一半以上孩子的情绪问题,厌学问题,都跟压力应对,有莫大的关系。

不会处理压力,遇到压力只能强忍着,或者硬扛着;又或者对于压力过于敏感,一碰困难就想逃避。

长此以往,各类情绪问题、厌学问题,都找上了门。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压力应对这件事。

41.gif

在了解压力的应对方式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压力本身。

一提到压力,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抗拒的,厌烦的,精神也会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压力,是跟负面的、不好的感觉联系在一起的。

从做客之道来说,压力是个不速之客,而且是最不受欢迎那种。

然而,压力的存在,从来都不是单纯负面的。事实上,它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有的,对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

排除这一点不谈,人只要活着,在现代社会,压力就是无法回避的课题

以孩子举例,期望帮助孩子找到一个完全没有压力的环境,过上完全无忧无虑的人生,基本是不可能的。

42.gif

社会的生存法则,还是讲究弱肉强食,这是现实。

人在受到威胁或刺激时,整个身体处于应激的状态之下,此时,人的心跳会加速,肌肉会变得紧绷,血压上升,呼吸变得急促,感官变得敏锐。

适度的压力之下,注意力更加集中,反应速度更快,效率也将更高。

总之,不管从哪种角度来讲,回避压力,都不如学习应对压力来得有意义。

2

通常的压力应对方式有哪些呢?

我们最熟知的便是“战或逃”,也就是要么迎难而上,要么拔腿就跑。

其实,相关研究发现,我们普通人面对压力,一般会有四种应对方式,分别是: 

①战斗

面对压力时,一些人会立马进入战斗模式

比如,学不会,我就拼命学,加班加点地学,一定要把问题搞懂为止。

老师不相信我能考好成绩,我就废寝忘食,学出个样来给他看。

这就是我们家长最希望看到的:“压力越大,动力越强”的模式。

“战斗”模式,能够化压力为动力,大部分时候,能够战胜困难,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43.gif

那么,这种模式是不是就是最优秀的,最佳压力应对模式呢?

个人认为,并不是。

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都是有限的,长时间保持战斗状态,很容易耗竭、疲惫,甚至会在遭遇打击时,陷入抑郁之中。

更何况,总有凭人力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又如何自处呢?

②逃跑

人们也可能在面对压力时选择放弃或逃离,比如,当学业充满了挑战和困难时,每天都压力山大的时候,有的孩子就会厌学,逃避学习环境。

说到逃避,我们第一反应都会将其与意志力不足、不求上进或懒惰联系起来,相对不齿或者蔑视。

44.gif

其实有时候,“逃”能让人避免在压力面前过度坚持,而屡屡受挫。

连续的打击之下,人更容易崩溃或者绝望

“战术性逃跑”,某些时候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案。

③“僵死”

当发现眼前的困难过于强大时,儿时的我们可能会哭到昏睡,出现所谓的“断片”。

这就是我们在以僵死的模式应对压力。

仔细观察一下婴幼儿,就会发现这张情况很常见,他们拼命哭,简直是撕心裂肺,昏天黑地,异常卖力。

哭累了,不自觉地就睡着了。

45.gif

一觉醒来,什么都忘记了,照样该玩,该吃,欢乐异常。

成年之后,或者青少年时期,这种“僵死”的应对模式,则更多表现为一种“疲乏感”或者嗜睡。

临床当中,就常见到一些孩子,明明在最有活力的年纪,却整天哈欠连天,怎么都睡不醒。

背后可能就是压力作祟。

用一个孩子的话说,便是:睡着了就什么都不用想了,也不难受了。

痛苦和压力,彷佛就消失了。

④妥协

也就是对压力源的“服从”,即向给自己带来压力的事或人妥协、顺从。

拿孩子举例,就好比成绩目标太高,会给自己带来过大的压力,就妥协一下,调低目标,来减轻痛苦和纠结。

又或者因为跟同学发生矛盾,而焦虑不安,就选择和解、道歉,恢复关系,来获得平静。

46.gif

表面看起来是在让步,其实顺从了中国古训中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之道,是一种睿智的“权宜之计”。

这当中,还包括承认自己个人的能力有限,通过沟通,寻求支持和帮助。是懂得利用资源解决问题的表现。

恰当的“顺从”,能够帮助人们趋利避害,更好地达成目标。

3

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实生活中,压力的来源可能是复杂多样的,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灵活地运用不同模式来应对压力。

如此,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低压力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

详细表达表示:

当有希望战胜压力源时,就全力以赴,为实现目标而争取(战);

当坚持可能带来更大的伤害时,就要能果断选择放弃(逃);

47.gif

当压力的确过大,暂时无法处理时,可以多给自己一些时间休息(僵死);

当自己感到不知所措时,就需要适当妥协,或者通过沟通争取支持和帮助(妥协)。

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不同的压力应对模式,是抗压能力强的先决条件。

坚持一种单一的压力应对方式,往往会让人陷入泥泞之中,进退不得,最终出现各类情绪和心理问题。

4

改变单一的压力应对模式。

大部分因为压力出现情绪和心理问题的孩子,都习惯采用单一的、僵化的压力应对方式。

例如,厌学的孩子,一般习惯“见势不对,马上撤退”,固定的运用一种方式来应对问题。

又比如,抑郁的孩子,基本是对于压力采取忍耐、强撑的方式,咬牙坚持,孤军奋战,直至精疲力竭

49.gif

而遇到问题,一再妥协、退让的孩子,又可能会太快“躺平”,放弃挖掘自己的潜力,失去奋斗、挑战的机会。

换句话说,压力的四大类应对方式,原本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关键在于综合、灵活运用。

毕竟,压力是死的,人是活的。 

5

为何受困于单一应对模式?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很多孩子,甚至我们成年人会容易受困于一种单一的应对模式呢?

它可能带给你怎样的影响呢?

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涉及到个人的成长经历、安全感,自信心,等等问题。

我们有机会可以单开一期,详细地分析一下。

这里想说明的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总是用一种单一、固化的方式来应对压力时,可以适时提醒自己。

410.gif

并且,试着主动去做出调整。

比如,当再次面对不可企及的目标时,不妨知难而退,或者当再次遇到充满挑战的机会时,不妨试着迎难而上。

还需要强调一点,不是原来的方式不好,而是不够全面、灵活。

6

最后,我们在分享一个,在Ted 的演讲中提到过,可以参考的方法。

研究认为“压力会带来负面影响”,这个想法本身会给身体带来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也就是说,当我们感觉到压力时,我们会头痛、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血压升高等等身体反应,如果我们把这些反应统统看作是负面的,我们会更痛苦。

因为这时候除了压力本身的负面影响,还有“恐惧压力”的情绪加持,双重打击。

而如果我们尝试暗示自己:大脑启动一系列的压力反应,都是身体准备迎接挑战的正常反应。

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都是准备好迎接挑战的积极反应。

是不是一下子就不同了?

上台演讲前会紧张,不是脆弱、胆怯,而是大脑在调动身体能力,帮助你更好的应战。

经常做这样的心理暗示,大约会悄然发现,压力没那么可怕哦。


作者:周治琼,心理学硕士。

来源:儿童青少年心理分析

上一篇: 如何才能真正的帮到青少年
下一篇: 开学了,给孩子一份超详细的体育锻炼恢复攻略
     
版权所有: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
技术支持:微飞翔官网
 

主页 电话 地址 互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