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手机版
快乐工作丨身体下班了,但精神还在加着班?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4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就是身体已经下班了但心理还没有。比如:

白天和同事、领导或对接方发生分歧,晚上回家后还一直想着这件事;

睡前冷不丁想起忘了给客户打回访电话,于是整晚都焦虑、烦躁得不行;

执行某项任务时遇到障碍推行不下去,下班后就控制不住地一再琢磨、反刍;

上了一天班已经够累了,可还是会被工作上乱七八糟的事情影响下班后的心情;

这种在下班时间里让工作过分入侵生活、打扰生活的行为,其实就是“精神加班”


11.jpg


01

为什么“精神加班”停不下来?

经历过“精神加班”的人大概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想要停止工作思绪,好好享受下班后的生活,可就是停不下来,而且心里总有一种还有很多事情未解决的焦虑感受,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也许有以下几种:

1、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得益于通讯软件的发达,联络别人变得越来越便捷,但这也意味着我们的下班时间变得越来越模糊,因为下班后,当我们玩着手机、刷着微博时,很有可能会收到工作伙伴的信息、接到紧急的工作电话,如此一来,我们拥有的纯粹的休闲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2、由于白天松懈、拖延而没能完成任务。我们很难做到全天都专注于工作任务上,总会有松懈、摸鱼和拖延的时候,而这些放松时间可能会耽误工作进度,导致计划没能按时完成,进而引发deadline焦虑,让人不由自主地在下班后开启“精神加班”模式,思考如何解决工作问题。



12.jpg

 


3、失去了放松休闲的能力。或许是因为工作任务繁重,又或许是因为对自我要求过高,一些人的注意力总是长时间地放在工作任务上,就连休息时间也不放过,所以即使下班了,心理上也时常加着班,这种紧绷的精神状态让他们无法好好地放松休息,而是一直琢磨着工作上的事情,导致身心疲惫。

02

如何应对“精神加班”?

长期“精神加班”会给我们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例如让人变得更焦虑、内耗更严重,也更容易出现熬夜行为,因为一天之中似乎只有临睡前才能关闭“工作在线”的状态,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那如何停止“精神加班”,不把工作中的烦恼带回家呢?

1、把事情存档,第二天再读档

如果不是非常紧急、需要立刻去完成,那么就把事情存档,把明天该面对的任务、明天该面对的烦恼或负面情绪都留到明天去解决。有些事情看着“山重水复疑无路”,但其实“柳暗花明又一村”,办法总会有的,所以不必提前“预支”焦虑。


13.jpg


假如确实被某些事情或某些情绪困住,很难存档不去想,那么不妨把自己当下的心情与问题都记录下来,再列出几种大概的解决思路和方法,然后想象第二天成功解决问题的场景,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减少“精神加班”的次数。

2、工作时减少“未完成事项”

心理学家蔡格尼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她将被试分为甲乙两组,分别让他们演算同样的数学题,甲组顺利答完试卷,而乙组在演算中途突然被叫停。然后蔡格尼让两组被试回忆自己做过的题目,结果显示乙组明显比甲组记得多。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蔡格尼效应”,意思是比起已经完成事情,那些尚未完成的事更让人记忆深刻,以至于时时刻刻都想去把那件事情了结了


14.jpg


所以为了避免下班后“精神加班”,白天上班时我们可以把工作事项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以每个任务为结束点,做完了再下班,不要在任务还没完成的时候“半途而废”。

3、重视放松休息的必要性

有研究发现,当人们处于放松的状态时,思路更宽,也能更抽象,这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创造力,也能接触到更多工作以外的信息,给工作带来更多的顿悟和灵感,有些想了很久都找不到头绪的难题,通过充分的休息之后可能就会“灵光一闪”。

所以就像工作时要求保持全神贯注一样,我们在放松休息的时候也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要一边休息还一边想着工作,在不工作的时间里为工作的事情而焦虑并不会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反而会让我们更加疲惫,进而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表现。


15.jpg


工作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在下了班的时间里请尽情享受生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上一篇: 快乐工作丨最受幸运眷顾的,其实是“普通又自信”的人
下一篇: 学点心理学,五个常用心理学效应,教你认清自己的心
     
版权所有: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
技术支持:微飞翔官网
 

主页 电话 地址 互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