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手机版
社交网络时代,该如何保护你的女儿?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9日

本文转自公众号“理想国imaginist”
在数码时代成长的这一代人,一定都有过被家长或老师没收手机的经历。争夺手机、电脑、iPad等智能产品的使用权,是青少年和成人之间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拉锯战。
或许我们如今已经能理解家长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在社交媒体上,青春期的一切情绪与感受都会被放大:不安、嫉妒、竞争意识等等。在社交媒体上,朋友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对于女孩们来说尤其如此。她们所具有的独特的恐惧与热情,正在社交媒体上逐渐地被放大。倘若朋友间出现冲突,她们无需正面应对,只需要打几个字,轻轻敲击键盘,就仿佛解决了问题,然而事实可能刚好相反。

在数码时代教育孩子难上加难,一部分是因为媒体和文化让家长认为孩子才是紧随时代潮流的“数字原住民”,家长和老师只是“数字移民”,这实际上是个谬论。家长和老师完全有能力去帮助女孩们正确地使用社交媒体,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今天分享的文章,即是蕾切尔·西蒙斯在《女孩们的地下战争》中给家长提出的一些可行的策略。


 

21.jpg


怎样在数码时代养育女孩?

节选自[美]蕾切尔·西蒙斯《女孩们的地下战争》


01.

明确作为父母的职责


在数码时代养育女孩,有三条指导原则。第一,你是家长。你有权说不,有权设定限制。沟通此类问题时,你女儿不是平等的合作者,你可以自行选择协商余地。她能享用科技,也并非什么21世纪的应得权利。虽说你的孩子住在你家里,但这并不代表她自然而然地拥有免费智能手机或创建Facebook账户的资格。


第二,父母的职责不仅是保护她免受伤害,还要引导和规范她的行为。还记得吗?儿时父母会这样解释你讨厌的规矩:“不是我不信任你,我只是不信任其他人。”但我要给出一条不同的建议:你不能完全信任女儿。这不意味着你要把她当罪犯来看,只是说明你很现实,明白社交媒体的诱惑会让我们展现出最坏的一面,成人也难以幸免。青少年的大脑额叶仍在发育,她们的确不善于反思,更习惯凭冲动做事。她们成长于一个偶像崇拜、沉溺于媒体的文化环境中,这里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私人的,“百无禁忌”。我们假设她们会犯错,就是在帮助她们。


22.jpg


第三,有些人认为父母需在这方面具备前沿、神秘的“数码专家”技能,才能高效管教孩子,这是一大误区。你不断给孩子灌输的价值观——凡事适度、安全、负责、尊重他人、有礼有节等——同样适用于她的网络生活。切记,在“永远做最好的朋友2.0版”中引导女孩,保持镇定理智非常重要。这方面,我们不可言弃。可以这么想: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女儿遇上了一个你不太了解的问题,你绝不会因自己感到困惑就放手不管。


当然,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还是有区别的,对社交媒体有一定了解会有所帮助。但养育孩子从本质上来说还是让孩子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养成健康习惯,帮助她在家门之外的世界获得发展。这一部分,我将概述如何将家教的基本价值观延伸到虚拟世界之中,我也会提供一些策略,帮助你女儿探索网络霸凌和网络攻击的危险。


请注意,本文不涉及网络捕猎者、网络色情以及其他由技术带来的问题。


02.

帮她们探索网上冲浪的策略


以身作则。孩子会说“请”和“谢谢”是因为我们要求她们这么说,我们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同样地,她们学会在吃饭和谈话时看手机,是因为我们也会这么做。上课时,我曾让五年级的女孩子们练习请朋友放下手机并聆听别人说话,一位女孩举手献计献策。“我妈妈忙着玩手机的时候,”她告诉同学们,“我就这么做。”证据随处可见:比赛时父母坐在看台上,痴迷于手机无法自拔,许多父母自己沉溺于Facebook,或无法抵挡开车时发短信的诱惑。显然,论及科技使用礼节,孩子并非唯一有待学习提高的群体。


明确自己是家长。做父母在任何时代都并非易事,但在21世纪,为人父母还需面对独特的两难境地。新型媒介和各种科技产物狂轰滥炸,许多父母为此感到困惑。除此之外,父母的工作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繁忙,讨论育儿问题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许多孩子乘虚而入,他们告诉父母,如果小孩不了解最新科技或电子设备就会成为失败者,就会遭受排挤或遇到更可怕的情况。父母害怕孩子的预言成真,或不希望难得的家庭团聚时间中出现“第三次世界大战”,因此宁愿顺从孩子的说法。他们违背自己保护孩子的直觉,来换取家中平静,帮助孩子跟上潮流。


在全国各地做调研时,总有自认为是“刻薄妈妈”的女士,即那些会说“不”的家长把我拉到一边聊天。这是我们时代令人担忧的标志。如果人们将家长权威等同于刻薄,那么为孩子立规矩的父母就会被视为极少数或违背常理。“刻薄”正是家长需要的态度,我不会在这方面多费笔墨劝说大家。实际上,如果女儿赞同你的科技使用政策,你也许就做错了。这么说可能比较笼统,但在科技使用方面,孩子的确需要受到管教,无须多言。


23.jpg



听到“不”和“现在还不行”是成长必修课,有些事情纯粹就是不可协商的。这些令孩子失望的规矩,同样也应约束各种科技和网络产物。冲突——该话题有许多值得讨论之处——本身就是一种联系的形式,是一种爱孩子的方式,规矩出自关爱。 

将科技使用设为特权。使用科技产品,应和熬夜、开车、自己与朋友出门一样,被定义成需要争取的特权——一经发现滥用,即刻剥夺。奖励使用特权的具体条款通常由你和孩子自行商定。如,要想熬夜,你女儿需要保持GPA;要想开车,必须遵守限速规定和青少年特殊交规;要想和朋友出门,必须先给父母打电话,告知去向和地点变化。 

要想使用社交媒体,你女儿必须同样遵守条款,在网上安全、负责、有道德感。这一切都有赖于你向她传达。对此,罗莎琳德·怀斯曼有一段精彩描述:

技术用起来很有趣,让我们了解世界,令人惊叹。但它是一种特权,不是普通权利。由于它是特权,我们就需带着责任感和道德感使用。在我看来,道德地使用科技,就是不使用它做下列事情:侮辱他人,让人尴尬,公布个人信息,呈现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虚假信息,未经允许使用他人账号,分享关于他人的尴尬信息或照片,捉弄贬低别人(小学),发送自己全裸、半裸、戴胸罩的照片(初高中)贬低自己的形象。记住,事态很容易失控。你我都清楚。因此,我将保留监管你网络生活的权利,从短信到Facebook主页。如果我发现你违背我们的协议,我就会没收所有科技产品,直到你重新赢回我的信任。这就是我坚不可摧、不可动摇的规矩。
 

根据年龄调整使用规定。大部分父母是逐步放开特权奖励的,视孩子自控能力的发展而定。在科技领域更是如此。给五年级孩子iPhone很难说是父爱母爱,她的第一部手机应该只能拨打家人的电话或报警,既不能发短信,也不能拍照。随着孩子安全负责使用手机的自控能力增长,你可以慢慢增加新的特权。记住,手机不只是手机,而是电脑。许多女孩用手机发短信的频率远远高于打电话。她们还会用手机拍摄、接收和传送照片,用手机上网。父母给孩子手机时常常会忽视她们在这台设备上还能使用其他互动功能。一定要了解孩子手机的功能,和电话公司谈谈监督女儿手机使用的方式,激活与年龄相关的限制。

立规矩。那些不受限地使用电子设备的青少年更容易陷入网络闹剧中,也更有可能浏览少儿不宜的网站。对科技使用说不,是父母需要面临的最大战役之一。尽管你需要选择战斗方向,但这方面值得一战。 

对孩子影视、饮食或穿着有所限制的父母,只需将这种健康的节制意识扩展到科技的使用上即可。也许不用“科技”这个词更好,那样听起来让人感到恐惧和陌生。最好用“社交媒体”来统称女儿在网上和用手机做的事。实际上,监管社交媒体与你长期以来在孩子现实生活中监管其他媒介是一个道理:某类书籍、电视节目、电影和杂志,这些都是慢慢放开监管的。接触社交媒体及其附属产品,也必须慢慢放开权限。必须靠孩子自己争取。倘若孩子使用不当,就需要承担相应后果。


24.jpg


当然,社交媒体与看电视节目等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观看节目等行为只是单向活动,而社交媒体却能让孩子与他人形成联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踢足球和骑马的区别。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踢球,随便怎么踢。但骑马就需要保持敏感,你骑在马背上时要与它互动,关系就是这样的。使用社交媒体亦是如此。允许使用设备或访问网站绝不是简单的是非题。孩子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特权,这不仅是按键,而是与人互动。这种娱乐方式承担着更高的义务,因此需要设定不同的责任衡量标准。 

解释你的选择。我们需要向孩子解释,为何希望她们在网络世界中安全、负责、讲道德。直接立规矩或拒绝,告诉孩子“我说了算”很难奏效。用心的父母在说“不”的同时会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用尊重孩子的方法进行沟通,把她们当作有权明白决策理由的个体。而且,明白规矩背后的真正原因,女儿也会更乐意去执行。话已至此,还需说明一下,解释规则的原因并不代表有协商余地。解释完毕,便无须重复。没错,也许你是周围人当中唯一立下这些独特规定的家长。但没关系,这是你家,不是别人家—在这里,“我说了算”完全行得通。 

解释某些限制时,你可以说:“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健康生活讲究的是平衡。所以我们只是偶尔吃甜点,不是每餐都吃。我们尽量避免无间断的工作,这样才能腾出时间休息,我们也不能一直和朋友在一起,那样就没有自己的时间了。网络生活也一样,我们也要有节制地上网,这是平衡生活的一部分。” 

解释为何重视网络文明时,你可以说:“在我们家,尊重是核心价值观,尊重是打造安全和人性化社区的前提——不论是在家里、在学校、在我工作的地方还是在网上。缺乏尊重,人们就不能学习、发展,甚至不能做自己。在网上,你也是社区成员,我希望你在网上和现实生活中表现得一样,社区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很重要。” 

社交媒体带来的危险是需要设限的另一个原因,向女孩解释这些同样很重要。网络安全专家洛丽·盖茨建议父母向孩子解释,青少年大脑额叶发育尚未完成,因此尚不具备成熟的理性、逻辑和冲动控制能力。她这么说可不只是开玩笑。

03.

打开“话匣子”

持续进行对话能够让对方确认你对这些规矩的态度很严肃,让它们成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你可以选一则名人在网上陷入尴尬境地的例子来谈论社交媒体带来的危险,也可以和女儿讨论人们的网络言行,以此开启对话,忘了问问她为什么喜欢社交媒体!问问她发短信或打字的速度有多快,享受你们之间的聊天。用此类问题开始对话是个不错的选择:

·你最喜欢它(从她喜欢的社交媒体中选一种)的哪一点?

·你觉得人们在网上的言行举止和现实生活中一样吗?

·为什么人们在网上更容易刻薄或粗鲁?

·科技让朋友们更近了,它会不会也让你在友谊中更没有安全感呢?

·科技会引发误解吗?

·如果没有科技,你觉得友情会更美好还是更糟糕?
 

打开话匣子后,引入规定就更容易了。以下为规范家庭科技产品时可以采用的一些措施。 

将电脑摆在公共空间中。这样做自然可以限制使用,既能保证一定程度的私密性,也能让你足够近距离地观测情况。尽管这对大一些的孩子来说可能有点困难,但小学生的确不需要将电脑摆在卧室里。如果你走向孩子时,她在将窗口缩小,那可能是在做不太妥当的事情。你完全有权问她在做什么,让她打开窗口给你看。 

将电脑摆在公共空间中还有其他好处:你可以看见孩子。“如果我们把电脑和电视放在他们屋里,”网络安全专家洛丽·盖茨说道,“他们就会沉溺其中,与我们疏远。”


25.jpg


打造家庭手机“停车场”。在家中打造一处空间,提前设定好一个时间段,让所有手机摆在那里充电(如果可能的话,让手机静音)。可以是事先规定的写作业时间、午餐时间,或两段时间都这么干。尽管这种做法刚开始有点困难,但大部分人会发现在特定时间不用手机非常放松。没有外部刺激,家庭成员就可以专注于彼此和手头的重要任务。 

禁止带手机入眠。女孩没理由带着手机入眠。一些女孩在睡觉时将手机藏在枕头下或放在胸口,这样如果有人发信息就能及时醒来。倘若闹剧发生了,那些深夜发来的信息常常是不理智、爆发性的。除此之外,这还会让女孩失去宝贵的睡眠时间。要求你女儿睡前把手机放在指定位置(如果她受不了睡觉时将手机留在楼下,你也许可以像一些父母那样把她的手机藏起来)。如果你不确定女儿晚上用手机在做什么,可从最近一次的手机缴费单上找到答案,她接收、发送短信的每一个号码及联系次数都很容易查到。 

用餐时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在餐馆很容易看到这样的场景:成人在聊天,两个孩子沉迷于科技产品无法自拔。等待上菜的时间也许的确无聊,但这是家人间沟通交流的好机会。“关掉”现实、在电子设备中避难,会阻碍孩子发展管理急躁、不适或其他尴尬情绪的能力。若是家长不引导孩子学习寒暄聊天,也会延缓孩子该类技能的发展。如果家人允许孩子在家用餐时不参与谈话,孩子日后在别处也会如此行事。 

让在家或下馆子的家庭用餐时光成为不容科技侵犯的神圣时刻。在此期间不许回电话或用电脑发送信息,别在餐桌使用电子设备,尽量挨个询问每位家庭成员一天过得如何——每位家庭成员都应简单描述一下这一天最棒和最糟的事情。你可以将其变为晚餐仪式。

做作业时限制社交媒体的使用。2010年,凯泽家族基金会的一项研究发现,半数8岁到18岁之间的孩子会在写作业时偶尔或长时间使用互联网、看电视或使用其他形式的媒介。手机振动或网络对话窗口闪烁不停,孩子会时常被打断,这不利于坚持长时间学习,不利于培养孩子维持长时间工作、专注和连续思考的习惯。学习数学或阅读是要求更高的思维任务,科学家将这种学习时间称为“集中学习”。如果在写作业时使用社交媒体,孩子就会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或者在不同任务之间迅速切换。 

多任务处理不利于集中学习,也会导致严重分神。高一学生艾莉森·米勒每月发送接收27,000条信息,她告诉《纽约时报》自己在社交生活和学业之间不停挣扎:“我正在为写作业做阅读,突然来了一条短信,我暂停阅读放下书本,拿起手机回短信,20分钟后我突然想起来:‘哦,我忘了还有作业。’” 

杜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如果家长不监管电脑使用,孩子会选择玩耍而不是写作业。2010年,仅有十分之三的青少年家长限制孩子对科技产品的使用,相比没有对应家规的同龄人,这些青少年使用媒体的时间平均少了3小时。父母需要给孩子设定此类限制。尽管青少年做某类作业时更依赖网络,但据我所知,至少没有哪类作业是需要发短信的。让孩子写作业时将手机摆放在固定位置,仅允许指定时间使用(如每隔45分钟休息15分钟,这时可查看手机)。这一做法能够让孩子在做作业时减少干扰。 

洛丽·盖茨建议让孩子尝试一下:某天晚上做作业时允许使用社交媒体,第二天晚上不允许使用。两晚后,问问女儿在学习、效率和有效度方面有何体验。在家实行这些举措时,切记改变习惯需要一定时间,孩子差不多总是会带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那我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了”“如果我能发短信注意力就会更集中”)。经历完最初的愤怒后,许多女孩会发现实际上定时禁用科技会让人如释重负。她们长大后,也许会感激你当年为她们带来的孤独安静的作业时光。

上一篇: 不想做讨人厌的“老好人”,你可以试试这几招
下一篇: 宝鸡市心理卫生协会免费心理援助热线,呵护你的内心世界
     
版权所有: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
技术支持:微飞翔官网
 

主页 电话 地址 互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