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手机版
市心协第82期心理健康大讲堂《电影精神分析》系列线上沙龙活动通知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0日


在镜影之中品味精神分析

——电影与精神分析系列线上沙龙活动通知


“镜中之镜,影中之影”这是戴锦华常说的一句对于电影精髓的概括语,还有人部分电影理论会经常说道,框中框,戏中戏,其实都电影这个艺术的典型特点。

而说到精神分析可能大家有些人陌生,有些人觉得专业,但是说道电影没有人会说陌生,因为电影吗就是拍出来给人们看的,最多我看不懂,对于电影的界定到底是一种艺术品还是商品,我觉得它首先是艺术品,正因为艺术品的价值在先,才让它有了商业价值。


图片


但是精神分析又是怎么回事,这两者有什么关系?都是关于艺术?关于人性的。但是这不是我们关注这两者的重点,重点是随着这些年在精神分析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发现电影对于精神分析的学习和实践是有很大帮助的。


电影本身的关注点,电影灵活的表达方式,比如蒙太奇等都和精神分析中关注的无意识的显现方式有很大的相关性,但是精神分析的理论系统、复杂,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而且大多比较晦涩,但是电影很直观,是一个可反复观看、临摹、萃取的作品,或者说是个标本,模型,也可以用精神分析的话语来说是一个个的案例,这些案例大家很多都当成一种娱乐或者休闲方式,但是就是这种非学习式的方式会让我们更好地接受。


举个具体的例子,就拿精神分析中经常会说的妄想狂,他们生活在自己妄想里,也经常产生幻觉,对于这些妄想,一般人是很难理解的,但是如果你看过一些电影《美丽心灵》《禁闭岛》 《神探》等电影,就会对精神病人的妄想有一个非常直观、清晰的理解,妄想和我们幻想其实从客观上说都是一样的东西,但是在精神病人的精神世界里,他们不是“妄想”而是“现实”。如果从理论上去讲解,去学习,去理解,也能清楚,但是如果通过电影去表达,大家一眼就看明白了。妄想对于精神病人的意义、价值,妄想发生时具体是什么样的,这些会在电影里有非常直观的体验和感受,这种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在别的艺术形式里很难有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过观看、理解电影来理解精神分析的理论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换个说法,比如电影《禁闭岛》如果导演在结尾不让你发现这是主体的幻觉,你就不会觉得主体的体验是幻觉,就是电影这种不自觉的方式,让你能借机体验发生幻觉的主体的感受。这种方式比任何教科书都要清晰明白的表现了主体发生幻觉是一种什么的体验。


图片


这里,我们又说到是观看和理解电影,我们加了一理解,这个理解,我想起来2019年成都精神分析中心20周年年会上也播放了一个纪录片《初次访谈》,这个访谈是在一个剧场里进行的,从舞台上、观众席以及舞台背景,可谓台前台后大家对于精神分析的认识和了解以及自己如何与精神分析结缘的,等等。


在这里,舞台就是一个隐喻,一个精神分析式的隐喻,我们常说人生大舞台,台前幕后,谁是演员,谁是观众,在这个片子里,作者采访了很多精神分析家、来访者、以及世界名人对于精神分析的看法,包括前几年去世的香奈儿掌门人以及布鲁尼(前法国总统夫人)对于精神分析的看法和体验,虽然是一个访谈纪录片,但是作者把它放置在一个剧院里,有舞台有后台有观众席,还有旁观者等等不同角度,观众以各种视角被带入精神分析。其实,当你被带入这样一种情景,对你来说,有震撼作用的可能并不是访谈的内容,也是这种视角、这种非同一般的视角,让你认识和体验了精神分析的不同面向。


因此,在伙伴们的支持下,想把电影和精神分析这个沙龙聊起来。我是个最不喜欢计划,更没有规划的人,即使是画饼充饥式的指引,也需要先画个饼所以今天我就先给大家画画心中的饼。这个沙龙会从两个方面来分享,一个方面是从电影与精神分析某些特质的契合上,大概有电影与幻觉、电影与梦境、电影与梦境中的情绪、电影与他者的角度等去深入探讨。另一个方面从具体的电影来讨论一些主体,比如《猫鼠游戏》与《七宗罪》谈论警察与罪犯的之间的游戏、《赎罪》中未成年少女对于姐姐的隐形嫉妒等多个专题。有24个专题,每个专题会提前一周通知大家提前观影。通过这是个专题的探讨,会让我们一方面对电影有更独到的理解,同时也对精神分析的理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自己、理解身边的人,也对于我们的精神分析实践有更大的帮助。


相关内容摘要:

电影与精神分析理论:电影擅长用直观的方式讲深奥的理论

比如:对于幻觉的研究,电影的表现方式是最好的!


我发现,对于精神分析来说电影有时候,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尤其对于我们了解精神病人的精神世界来说是非常好的方式。对于人们发生的一些幻觉现象,不管是幻听幻视还是幻嗅,心理学的理论讲了很多,也用了很多专业术语,很多精神病学家也讲,但是如果从受众的接受层面来说,这两者都不如电影来的直接来的专业。想想那些著名的电影《美丽心灵》《禁闭岛》《神探》等等,都是通过电影的表现手法,将幻觉是如何在精神病人的世界里发生、发展、突变或是固化下来的,更加让人难以自觉的是,很多电影都是一个人正常人的视角开始演绎,到最后你发现其实这是一个精神病人的幻觉,你突然觉得被导演黑了一下,但是在内心,你发现其实是导演让你不自觉地体验了一下精神病人的世界,这个“不自觉的体验”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体验方式,它接近于一种无意识的体验,这种无意识的体验是很难被忘记、被驯化、被“策反”的,相反也就是说它是很难被背叛的,它很容易就会获得你的认同,而且是无意识的认同,基于这种无意识的认同,你会很难……


图片

电影与梦境

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和梦境、口误、笔误都是人的无意识的一个通道。很多精神分析家都认为梦是通往无意识的通道,有的精神分析家还专门以这个主题开展了课程,就我个人的精神分析经验来说,电影也有和梦境等这种类似的功能。因此,从电影中区理解精神分析理论会比较契合。


电影就是一个道场。


电影与梦境中的情绪

电影中也会放大一些情绪,这和梦境相似,在梦境里的一些情绪会被无限放大,情绪也会变得纯粹

电影中人物角色与故事之间互相移置的情形很多,比如大名鼎鼎的《穆赫兰道》《无双》,中都主体将自己的经历移置到另外的主体身上,在梦境里这种角色与故事之间互相移置的情形几乎是梦的惯用伎俩。而往往这种伎俩并不被我们意识到,只有经过分析后才能隐约被发现。但是在电影中,作为第三方的观看者,我们就会很快发现这种移置。


电影的他者角度

这次,我们说到了作为观看电影的观众,我们是以一个他者的角度去观看,这个他者不仅仅是第三方,有可能是第四方,第五方,第N方都有可能。有一本《他者的消失》,就讲了他者对我们的文化、伦理等等甚至主体的存在都构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存在。


前六期主题


梦境的导演:抑郁的世界忧伤的自洽。电影:《生死停留》

幻觉:在影像中触摸幻觉。电影:《禁闭岛》《神探》等

女性的觉醒之路(主动与被动),电影:《热泪伤痕》《将爱放逐》

 法则对人的影响:每个人都曾追求一条合法之路。电影:《教父》三部曲以及《美国往事》等

警察与罪犯的之间的游戏。电影:《猫鼠游戏》与《七宗罪》谈论

 羡慕嫉妒恨的阐释,姐妹间的隐形竞争。电影《赎罪》
 

市心协将利用隔周周内晚上的时间组织线上沙龙,希望对本系列沙龙感兴趣的朋友们,积极报名。


以下是第四期活动海报,请大家积极转发参与。

图片


 


上一篇: 市心协青少年个人成长团体组员招募
下一篇: 心理咨询师零基础培训班正在报名
     
版权所有: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
技术支持:微飞翔官网
 

主页 电话 地址 互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