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手机版
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却总以为是自己的问题,是抑郁的表现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0日

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却总以为是自己的问题,是抑郁的表现

心理学网 2022-05-10 22:00 发表于广东

以下文章来源于第一心理 ,作者神奇小小


图片

人作为天然的社会性群居动物,被认同的需求、对归属感的渴望写进我们与生俱来的基因里,尽管在人际关系受挫、被社会交往困扰的人不在少数,但“和别人搞好关系”仿佛是我们的终身命题。


客观上来说,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好坏,取决于双方的选择,很难片面地归结在一个人的身上。


个人对关系的影响不大,但很多人却将其归咎为自身的原因,认为这“都是自己的问题”,如果你也存在着这些担忧,那可能需要引起注意了,很有可能是患了抑郁症。


图片


抑郁症危机不容小觑,2022年2月16日,《柳叶刀》上刊登了《世界精神病学协会抑郁症重大报告》,报告中强调:目前,抑郁症已成为“全球危机”,超半数的抑郁症患者并未得到治疗,因此,呼吁全社会采取对策,关注全球抑郁症人群,刻不容缓。


很多人对于抑郁症的早期症状都是一知半解的状态,认为患上忧郁症的人情绪消沉、厌世、不开心、有自杀倾向,还不乏有人对抑郁症心存偏见,认为其无非就是矫情的人整天自怨自艾、多愁善感,企图获取他人关注的一种手段。


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对抑郁症的了解并不深刻,可能很多人经历过抑郁的情绪,但却不是所有人都会持续很长时间,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将负能量堆积在自己身上。


图片


而那些习惯于将外界的错误源头都归结在自己身上的人,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通常具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在心底受到很严重的挤压并得不到释放,久而久之导致了悲观厌世的心理,并过渡到了对自我的厌倦,这种压力也会使得他们罹患抑郁症的概率大大增加。


而像这一类人,他们在日常人际交流的过程中,内心往往也充斥着无止境的自卑和无价值感,这种思维反过来又会一度加深他们痛苦和抑郁的症状,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


人的心理能力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


图片


如果一个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嫌弃自己,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甚至总是攻击自我,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那么他就会不自觉放大自己在一切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所作所为,最终让脆弱敏感的神经不堪一击,变得富有攻击性,表现出极度情绪化或社交恐惧的特征。


而一个人在这种状态下,还想要和身边的人打成一片,搞好人际关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习惯性地将人际关系恶化的问题归因到自己身上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其实也是自恋心理的一种的表现,相信这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很难理解,怎么可能会有自我厌恶和自恋共存在一个人的身上呢?


但事实上,当一个人过度自责和自我厌恶就是过度自我关注,自己也会对外在有更高的期待,况且自恋和自卑本身就是事物的一体两面。


图片


通过对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的观察,也不难发现他们的一些共同之处,他们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过多地放在内心世界当中,对外部世界普遍缺乏关注,而这样的习惯常常很容易导致自责和内疚等向内心理的产生。


当一个人过度自责的时候,他很有可能也是过度自恋,由此可见,过度地把所有事情的责任都推给自己也是极其不成熟的心理。


而这种让人难以理解的自恋心理甚至包含一些全能型自恋的意味在其中,在这种自恋心理的驱使之下,他们会感觉自己无所不能,思维和行动力都空前高涨、天马行空。


但一旦跌落现实,遭遇了来自人际关系上的挫败,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全能似乎是个错觉,从而也使得自己的自尊心面临着破碎,彻底陷入无助的感觉当中,感觉自己一事无成,然后表现得非常糟糕。


图片


这一类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也会表现的外向活泼和假装开心,其实这本无可厚非,哪怕是健健康康的我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习惯性地以笑颜示人。

而对于这些在人际关系当中习惯于向内攻击的朋友们来说,他们不让身边的人察觉到自己的异样而感到忧虑,选择将积极、阳光、正能量的一面传达给他人,这种假装开心的手段同时也在欺骗着自己。


那么要如何才能够摆脱这种在人际关系当中感觉自己很渺小、不值一提的惯性思维,回归正常的生活呢?


首先需要纠正的错误念头就是停止封闭自己,勇敢地走出去与人交往,接受大家的爱和善意才是治愈的良药。


图片


其次,要学会无条件地接纳自己,不去抗拒自己的不完美就是自爱的第一步,切断自己的负面联想、向内攻击,让自己的内部对话充满善意和温暖。在这个过程当中,哪怕出现了反复也不必害怕,因为这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受挫几乎是必然的,但是不要因为这些就选择放弃。


最后,是要停止自我厌恶,不再按自己的想法揣度他人,把对方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我们才能在人际交往中以自信平等的姿态与亲人朋友和谐共处,不会因为自负颐指气使;也不会因为自卑顾影自怜。


图片


在人际交往当中,我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想法、情感和经历去解读他人的态度和目的,就像书籍《亲密关系》里说的这样:"我攻击别人的缺点,正是我在潜意识里攻击自己的缺点。


很不幸的是,我通常都不能察觉到,其实自己就像是在照镜子。"在我们潜意识当中那些欠缺、不满意和被发现的恐惧,带着对自己厌恶与他人交往,我们也只能看到他人对我们的厌恶,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当中的种种问题。


-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来源 | 第一心理(ID:Mysterrry)第一心理主笔团,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图片 | 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上一篇: 社交只需要一个姿势,再也不怕在人前汇报啦
下一篇: 学点心理学,五个常用心理学效应,教你认清自己的心
     
版权所有: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
技术支持:微飞翔官网
 

主页 电话 地址 互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