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孩子总说不想上学,做好这3件事是关键 |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31日 |
开学前,孩子总说不想上学,做好这3件事是关键
老师、家长常抱怨说:孩子们都怕开学。 有的孩子甚至会对大人说:“妈妈,我不想上学。” 这个时候,非常需要父母和孩子“联手”,帮助孩子找回学习状态。 今天给各位家长分享这篇文章,和大家讨论假期结束后如何处理孩子不想上学的心理问题。 暑期结束后有“不想上学”的心理是正常的 要理解孩子的抵触情绪 假期后,孩子不想上学的消极情绪,与平时我们常说的“厌学”是有本质区别的。 厌学,一般指的是孩子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它发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导致孩子形成心理问题。 但是孩子长假结束后不想上学,往往是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而让孩子出现短暂的不适应。 这种情绪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一般只需一周,孩子就能完全适应学校生活。焦虑不仅会出现在学生身上,很多教师也会在开学前心理压力倍增。 出现这种焦虑感是正常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飞轮效应。 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到了后面,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 就像我们在骑自行车,刚开始出发时,蹬起来总是会更加费劲,但后面就轻松了。 所以孩子在新学期开始初期感受到的压力是最大的,万事总是开头难,这个时期,也正是需要他鼓起信心和勇气迈出第一步的时候。 所以回应这种焦虑,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理解孩子的抵触情绪。 很多父母在听到孩子不想上学,总是苦口婆心地对他灌输大道理:“不读书怎么行,所有小朋友都会上学,你现在不上学,你以后怎么办?” 反复强调不上学的后果,更加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我们不妨换位思考,假如你最近上班十分辛苦,回到家对家人说:“我不想上班了!” 我猜,你也不愿意听到对方说:“你不上班怎么行,一大家子怎么活!” 你更愿意听对方说:“是不是工作遇到什么难事了?跟我说说。” 孩子也一样,当他跟你抱怨:“我不想上学”,并不意味着孩子真的想不去学校,他只是想让你了解他的心情,肯定他的痛苦。 如果你对他的情绪表示认同,并愿意询问和聆听时,孩子焦虑会好很多。 开学前的准备越充分,越能有效减少焦虑 当我们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后,接下来就是从源头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假期后不愿去上学,一般有以下几点原因:学业压力、不想与父母分离、生活节奏的变化、学校里的社交压力。 家长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帮助孩子,如果只是单纯地口头教育,往往达不到效果,行动,永远是治疗焦虑的良药。 关于学业压力 开学前一周,一般是全国小学生集中补暑假作业的高峰期。有的家庭全家人加入补作业大军:手工作业、科学实验、社会实践...... 这个阶段,往往是爆发亲子冲突最多的时期,因为父母总是忍不住抱怨孩子荒废假期。 其实,越是这种时刻,我们越是要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学业上的难题,多鼓励、少批评,有些实在做不完的作业就算了,开学的时候和孩子一起与老师解释。 这样做,就是为了增加孩子开学的信心,让孩子没有负担地开学。 关于不想与父母分离 不仅仅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才会有分离焦虑,大一点的孩子也会因为要离开爸爸妈妈,而生出不舍与焦虑。记得后台有位年轻的读者朋友曾经坦言:我已经上大学了,开学前还是会难过到一个人偷偷哭,因为舍不得离开家。 对家庭生活的留恋会让孩子抗拒开学。 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做好陪伴即可,让孩子知道,上学之后,并不会影响你对他的关注和陪伴,比如我们还有夜晚和周末的相处时间。 关于生活环境和节奏的变化 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很规律的,提前和孩子做好准备,就能减少入学后的适应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调整饮食习惯,回归一日三餐的规律饮食;提前执行孩子在学校期间的作息时间;适当增加运动,把孩子从电子屏幕中解放出来。做好这些准备可以有效帮助孩子告别假期的懒散,在开学后生活作息无障碍衔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新学期。 关于人际交往困难 孩子在学校要面对的,不是只有学习,还有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有的孩子与同学之间经常争执,没有好的人际关系,就很容易孤独。 这些孩子不想开学的理由很简单:学校里没有朋友。 孩子们的世界不总是单纯快乐的。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给孩子进行情感疏导,也要适当提供一些社交方法和技能指导。 比如平时有意识地增加社交活动、主动邀请小区同龄孩子来家里玩、鼓励孩子提前联系一下同学等等。 试试用仪式感,提高孩子对新学期的期待 回顾我们读书那时候,也会有类似的开学焦虑,但是这种焦虑来得快,去得也快。 开学前,我们会准备好新文具,尤其是盒子上印有《乘法口诀表》的文具盒,并在新本子上工整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和班级。 爸爸妈妈还会用报纸、旧日历给新书包上整整齐齐的书皮,这份开学的仪式感,让我们对开学有了新的期待。 仪式感是能够帮助孩子缓解焦虑的。 国外也有类似的仪式感,英国的小学生第一天入学是特别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孩子们会身穿校服,拿好上学的小书包,在家门口拍照留念。 而在德国,孩子入学也是全家的大事之一,父母在开学典礼前,为孩子做好一个“入学礼物袋”,形似冰淇淋蛋筒,里面装满了零食、玩具和文具等等。 他们有一首《甜甜入学袋》的儿歌唱道:不管你愿不愿意,上学读书是必须。让这袋甜甜祝愿,使开学第一天甜甜蜜蜜。 这些充满仪式感的准备,有助于增强小朋友对新环境的期待,也是在郑重地告诉孩子:你要开始学习路上的新阶段。 我们也可以陪伴孩子做许多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准备开学第一天要穿的衣服;添置新的笔记本、笔盒、铅笔、橡皮擦等;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张张精美的书皮…… 这些听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会让孩子更认真地对待开学。 新学期,新起点,开学前最后一周的充分准备,帮助孩子朝气蓬勃地投入接下来的学习生活。 本文转自 | 钱志亮工作室,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 开学寄语 | 教育,其实就是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命方式” |
下一篇: 脑科学告诉你:当下为什么这么多学生变得爱“躺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