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手机版
拥有掌控感,是孩子内心强大的秘密武器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2日

拥有掌控感,是孩子内心强大的秘密武器


最近在做咨询的过程中碰到了这样两个孩子:


小A进来的时候,愤怒又生气,情绪很激动地跟我说:“我这次月考竟然才第10名,我以前都是第一第二的。”

小A妈妈很无奈:“我其实对于第10名很满意了,但是孩子要强,就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小A很愤怒地说:“我考这个成绩,都不知道我们班同学和老师会怎样看我,指不定在背后怎么嘲笑我呢!”


小B进来的时候,情绪很消沉,一直低着头。我问她有什么可以帮助她的?

小B说:“我觉得我很差劲,都没有人喜欢我,得不到同学的认可,交不到好朋友。” 

在询问的过程中,小B一直紧紧地搓着手里的衣角。

小B的妈妈说:“这个孩子我们从小也夸奖她的,怎么就这么自卑呢?”


小B很沮丧地说:“ 我知道这是我的错,同学都挺好的,都是我不好。”

这两个都是青少年中很常见、很典型的表现,看似一个要强,一个自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问题和性格类型,但是归结到背后的家庭教育却是同一个问题——掌控感缺失。

1.jpg

掌控感是什么?


1987年,Wallston提出掌控感指的是个体相信自己能够决定自己内在的状态和外在的行为,能够影响周围环境,以及实现预期结果的信念。

有多项研究都表明,如果能够有更强的掌控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心理抗压能力更强。比如,当我们成功战胜一个困难的时候,那么下次遇到同样困难时,会觉得压力小很多,游刃有余。这是因为我们具有了解决同类问题的掌控感。


如何培养孩子的掌控感?


让孩子为自己做主

自主权是掌控感的基础,只有做自己选择的事情,然后解决掉,孩子才会觉得我可以完整地掌控这个事情。

比如,让孩子做作业,如果是孩子根据自己的安排和方法去把作业完成,那他就会觉得做作业这件事很简单,我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是父母逼迫孩子去完成,那孩子认为这件事情是父母的的要求和任务,我是因为他们的逼迫完成一件工作而已。那么当孩子遇到比较困难的作业,或者没有父母提醒逼迫的时候,他会觉得他无法完成这个作业,就会拖延和逃避,即使他实际能力没问题,这就是掌控感缺失的表现。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小事

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小事是最能快速简单地得到掌控感的。比如,当我们焦虑的时候,我们会打扫房间,或者出去跑步。因为做好这些小事能让我们觉得掌控感重新回到我们手里,焦虑也就会减轻。

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不溺爱不代劳,小的时候让他自己穿衣吃饭;慢慢让孩子自己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习上给孩子一个小目标,让他一步步达成。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慢慢积累一次又一次成功的经验,再次遇到困难时就会更笃定,也会更有掌控感。

把成功归结于孩子的努力

从归因的角度上来说,掌控感可以分为内控和外控两种。

内控型的人更多会认为事情的结果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而外控型的人会认为事件结果主要取决于运气、机会、命运,他人这些外部的不可控力量。

内控的人掌控感更有力,也更有界限,而外控的人会更多的感受到失控或尽力控制他人。

在孩子成功解决一个问题之后,我们要多强调孩子自身的努力和品质才是成功的关键。比如,孩子考得好了,我们说你这段时间这么认真做作业,成绩给了你回报。孩子当选了班委,我们说你看你平时乐于助人、很关心他人,同学就会认可你,选举你。

掌控感就是来自于一次又一次自我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将自主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体会自己的掌控感,孩子自然内心强大。

最后,附上我们对文章开头两个孩子的建议和结果:

 小A同学:

小A认为自己获得同学的尊重和老师的青睐来源于自己的好成绩,这是典型的外控型控制感:我的成功评价来自他人。

分析发现小A的家庭教育中会潜移默化地强调一个信念:你想让别人尊重,你就得自己够强。

因为家长也是这种信念:孩子成绩优秀了,才能得到别人尊重。在这个认知下,家长的掌控感依赖于小A,小A的掌控感依赖于其他同学的努力程度(排名)。一旦他人努力,小A排名下降,那家里每个人的掌控感都会缺失,就会焦虑愤怒。

● 后来和小A商量可以每周给同学讲一个题目,同时可以让家长和老师商量,让小A当学习委员,传授学习方法给同学。

 小B同学:

小B同学是家里的乖乖女,家里基本上不需要孩子动手做事情,但父母对小B也管束比较严格,小到穿衣吃饭、生活细节,大到兴趣选择、作业安排、交友情况都要随时掌握和干预。分析发现,当小B提出自己的想法时,父母也会用“协商”的方式让小B跟着他们的想法走,这种没有自主感的生活状态,让小B没有掌控感。如果有反抗,父母就会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来让小B内疚。因此小B一直认为在所有的关系中,有任何问题都是自己的错,小B就丧失了掌控感。 父母和小B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将买衣服、发型的选择权都交给她,并让小B承担一部分家务;选择了她喜欢的美术做兴趣班;每天可以用微信半个小时跟同学聊天。小B慢慢变得开朗活泼,也在美术班交到了好朋友。

孩子不是草坪,我们没有必要像园丁一样“修剪”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生长空间,是我们当下应该做的。


本文转自 | 坚果壳心理,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不当使用,请联系删除。

ͼ����_79b9b322d4772e00870d2a7ee0036577_99342.png

上一篇: “我觉得我的父母并不爱我” | 如何识别那些来自童年的创伤?
下一篇: 开学了,给孩子一份超详细的体育锻炼恢复攻略
     
版权所有: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
技术支持:微飞翔官网
 

主页 电话 地址 互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