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困难重重的家庭:为了父母放慢脚步的孩子们 |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4日 |
困难重重的家庭:为了父母放慢脚步的孩子们
他们在我这里接受了三年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孩子的症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依然无法迈入校门。 这位母亲很是无奈:陈医生,我们家是不是你这里最难的家庭了,有没有和我们家女儿一样真的不能再上学的孩子了? ——他从十五岁开始拒绝上学,并多次用刀片割伤自己的手腕。 这个年青人在家呆了十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求医问药,两年前来到我这里。 他在年少时,企图用生命唤起父母的关注,对抗父母的管控,拯救濒临破碎的家庭。 他说:“我不后悔,虽然牺牲了青春,但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父母)是没有能力改变,而不是不爱我。” 一年前开始,他在淘宝上开了自己的小店,半年前开始在餐厅工作。这次,我们共同商量,停了他所有的药物。 他不是病人,他是为了父母放慢了成长脚步的男人。 ——她在英国读了半年的书,日子很是煎熬,很多功课没有获得学分。 疫情之后,她被迫留在家里上网课,昼夜颠倒的生活让她的精神状态几近崩溃。她不敢告诉父母,学校其实已经发来了劝退申明。 她偷偷办了休学,拖着行李走出家门,用学费在上海租了房子,过上了假面人生。 她每隔几天都要和父母欢天喜地的视频通话,说自己在英国一切都好;放下电话,就是自由而又苦恼的隐居生活。她享尽了自由,也收获了无尽的痛苦! 她在诊室里痛诉父母之间的争吵、嘲讽、冷漠和攻击,她非常后悔当初跪在父母面前劝他们不要离婚。 最终,这个家庭的存在就变成:为了孩子,我们在一起! 她以为长大了,离开这个家自己就会好起来。 殊不知,如果这个家就没有孩子,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为了家,她不敢长大! ![]() 困难家庭的父母类型 什么样的父母会让孩子用这么高的代价来逼迫自己放慢成长的脚步呢? ▶ 情绪型父母 他们的情绪极为不稳定而且难以预测,家里常常充斥着指责和抱怨,容易把微小的失误夸大成末日来临。 当他们情绪崩溃时,会让孩子跟着自己经历剧烈的绝望和愤恨,总是依赖他人来安抚自己。 极端的情绪型父母可能是精神障碍患者。 例如:双相情感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或者边缘型人格障碍。 情绪型父母的孩子常常感到自己仿佛在钢丝上行走,小心翼翼地照顾父母的情绪。 孩子没有办法从父母的关系中分化成熟,到了青春期也容易出现极端的情绪表达,夸张地攻击别人和自己,或者社交退缩避免挫折性体验,例如拒学。 ▶ 完美型父母 他们追求完美,严格而理性,如果孩子不够成功,完美型父母会感到羞耻。 他们很乐于花时间和精力来掌管孩子的生活,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就。 鸡娃的父母一般都属于这个类型。他们会选择性地夸奖孩子,迫使孩子走上他们设想的理想道路,很少关注孩子的兴趣和感受是什么。 孩子从完美型父母那里感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无法安全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探索世界。 孩子常常感到被挑错,在父母眼里成功胜过一切。 青春期后,孩子往往会用特殊方式让父母的期待破灭,本质上是检验“到底是成功重要还是我重要”,例如不上学、自伤等。 ![]() ▶ 消极型父母 这类父母常常逃避问题,他们可能是爱孩子的,但是无法成为孩子的依靠。他们看起来很佛系,与世无争,但是无法提供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保障。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家庭遭遇挫折时,他们视而不见,倾向于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极端消极型父母发现其他地方可以活的很开心时,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家庭和孩子。 这样家庭的孩子,常常没有安全感,看起来很独立,却过得很艰辛,严重者过早走上社会,形成反社会型人格,用破坏性的方式,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怀。 ▶ 拒绝型父母 他们严肃而严厉,周围似乎笼罩着一堵墙,回避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包括孩子。如果对方坚持需要情感回应,他们愤怒甚至有暴力行动。 生活在拒绝型父母身边的孩子会觉得,如果自己不存在了,父母可能过得会更好,自己是家里的累赘,并且养成轻易放弃的习惯。 抑郁的孩子,常常都有一个或一对拒绝型父母。 ![]() 困难家庭的孩子们 这些不成熟的父母类型,会对孩子产生伤害,而孩子常常幻想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终有一天会被满足,一直渴望父母会改变。 当这种期待大到不能被满足时,就会产生症状。 这种期待被称为“治愈型幻想”,具有这种幻想的孩子,会渴望遇到一个与父母完全不同的人来爱护自己;或者长大后成为治愈自己的那类人。 尽管这些幻想并不现实,但是给了孩子希望,支持孩子在痛苦中保持乐观。 另一类孩子会扮演父母期待的角色,来满足父母的需要。 例如,情绪型父母的孩子常常扮演照顾者角色,来倾听和安抚父母的感受。这类孩子的自我,属于“角色型自我”。 这两类特征都能帮助孩子暂时应对家庭的功能失调和伤害,但是并不能解决他们无法表达自我的问题。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社会挫折和压力时,会出现各类症状。 症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迫使他们回到孩子的角色重新长大。 遗憾的是,如果父母没有变化,这样的症状或问题就会一直存在。 也有部分孩子的功能代偿良好,在成年后会走出家庭困境,但是这个过程需要他有足够好的人格素质和“贵人”相助。 每个家庭都期待拥有良好的结局,如果孩子出现了问题,请父母暂时放慢脚步,因为您的孩子在等待您和他一致的步伐! 文章作者,陈发展,文章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心理科陈博士,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不当使用,请联系删除。 ![]() |
上一篇: 感情越谈越淡 ,是怎么回事? |
下一篇: 从吼叫到沟通:如何用爱的语言重塑亲子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