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市心协萨提亚个人成长工作坊活动侧记——萨提亚冰山理论:让你发现自己另外的八分之七 |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8日 |
一周前学习了萨提亚模式中的经典应对姿态后,感受了自我、他人、情境的雕塑技术,5月4日晚上怀着期待的心情再次走进宝宝鸡市心理卫生行业协会,在邓勤娟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冰山理论。
邓老师先了解作业完成情况,上次活动建立了三人小组,通过小组要完成天气预报(说一说这几天的心情、对未来的期待、遇到的事情)和近期冲突事件的应对方式(选一个这几天的冲突事件,找出自己的应对姿态,体会自己的感受,并找出对方的应对姿态并体会对方的感受)。学员反馈了作业完成情况:或讨好,或指责,或超理智,或打叉应对方式,结局中部分有一致性结果。有位学员绘声给色地分享了她的家庭冲突事件,通过她的描述,我们仍然能感觉到爆发场面中浓浓的指责,抱怨,否定,超理智,像她自己所说的:我感觉到我和老公可能要分道扬镳了!邓老师引导我们理解一致性:我们是站在一个既考虑自己,又关心他人,同时充分意识到当前情景的角度上,对所面临的问题作出反应。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的语言反映的是现实,体现出对于感受的觉察,语言与身体姿势、语调以及内心感受是相匹配的,即与情感一致,语言和情感的表达是流动的、随机应变的;内心的体验是和谐、平衡和高自尊的。
萨提亚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邓老师让大家用一张白纸,画出自己的冰山图,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声音。画完图后让大家两人一组分享。我和一位学员用应对模式演示了她的冰山图:她扮演妈妈,我扮演孩子,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四种方式变化演示了两轮;在“妈妈”身体雕塑讨好的一个环节,“我”潜意识闪过想拉住妈妈的手,取得一致性,可是身体上还是使用了超理智;“妈妈”回馈给我的是:她指责时“我”打岔,“我”越打岔她越生气,身体雕塑成超理智,她超理智时我打岔,她愤努地也打岔,始终没有达成一致人性。 |
上一篇: 市心协心理咨询师个人与技能成长二组三期活动小结—— 相伴同行走在成长道路上 |
下一篇: 市政协副主席张建科调研金台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