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与链 萨提亚成长小组第九次活动侧记 |
发稿作者:宝鸡心理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9日 |
在深秋略带寒意的傍晚,华灯初上,萨提亚小组的伙伴们热情高涨,兴致勃勃的来到心协团辅室,开始了我们新的成长探索之旅
通过前几次的课程学习与做作业以后大家都彼此非常熟悉,邓老师今天的开场与往日的不同,以往我们先是为了使身体放松下来,心沉静下来,用心去体会感受。大家都已经能够很快地进入这种状态,今天就用身体舞动去做身体的链接,从身体到心全部的投入。在清松的音乐中,我们随意的走动着与遇到的伙伴们拍拍手、碰碰肩、碰碰脚,没有言语,只有彼此目光的交流,身体的碰触,眼里充满了欣喜与愉悦,当我们将身体完全放松交流后,有了情感的链接后,我们有更多的互动。
“小鸟与大树”这是两个人身体的碰触。寻找好自己的搭档后,一人扮作小鸟,一人扮作大树。小鸟围绕在大树的旁边,欢呼雀跃,这只可爱的小鸟围着大树欢喜得跳着轻快的舞蹈,调皮的给它挠痒痒,心里满是欢喜,大树稳定的站在那里,关切地注视着这只自由的鸟儿,给它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他们彼此相互欣赏,又彼此依恋。那只鸟儿依赖在大树的怀抱中,享受大树给予的安全保护,享受回到婴儿时的放空状态,不想离开,害怕自己离去,大树会消失,自己悲伤难过,大树对小鸟的依恋很享受、很有满足,感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自己是有价值的。还有一只鸟儿像个乖巧的孩子一样,不时投入到大树的怀抱中,感受大树温暖而慈祥的爱,虽欲飞离,却不愿高飞远走,大树伸开双臂,坚定的站立着,给你小鸟温暖,有力的怀抱,做为它休息的港湾,给她永远的接纳和保护。其实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在与自己的母亲或者重要,他人互动的模式,以及自己内心渴望的需求。大树如母亲的形象,小鸟如我们自己,活动后大家提到的感受更多的是控制,依恋与依赖,在每个人的成长中都需要一个舒适安全,稳定的环境,这是我们成长中的动力,无论我们走多远,长多大都走不出那个原生家庭的状态。
绘制家庭大事年表,让我们对自己家族的故事,家风的传承有了更明晰,更确切的了解。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小家的故事与大家的变幻息息相关,置身其中,作为家族中的一个成员,我们的内心是跌宕起伏的心情,难以平静的,大家在绘制时神情专注,表情严肃,仿佛在进行一个神圣的仪式。经过小鸟与大树的身体碰撞之后,我们仿佛打开了一个通道,从开始对传承故事绘制的顿涩到后来明晰流畅,投入了我们太多的情感,体会到了家族中每个人生存的不易以及大家庭的温暖,我们完全沉浸其中,情绪难抑。邓老师让大家起身离开座位,平复一下心情,从刚才的情境中抽离。当我们从那个情景中走出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家族的命运时,每个人的感受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们最大的共同的感受就是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主心骨、一个定海神针,这个家族的关键人物带动家族的命运,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命动。不同的感受时,有人认为自己作为家族中的一员已经多次参与家族中的据重大的决定,所以才会去的时候内心是平静的,有人感受到家族的顽强旺盛的生命力,感受着他们的感受与他们同悲同喜,从表中看到了母亲的不易,母亲原来的一些处事方式,已对母亲深深的理解。有的与父亲也有了很好的链接,悟出自己多年回避的问题,,伙伴将压抑多年的情节终于被打开,让其感受到了被爱,被看见、被照顾的感觉。
这堂课有的人已经享受到被疗愈的感觉。 邓老师精心设计的这堂课程,让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一一我们对自己的觉察更深了一步,打开心扉,接纳那束光,我们终将会被光所照耀,被温暖的爱所包绕。 学员分享: 通过绘制家庭大事年表,发现家族的成长史以及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在这次的学习和讨论中,我发现自己性格中很多我不喜欢的部分都是和原生家庭脱不开关系的。很小时候我就开始扛上很多责任,包括养家,照顾弟弟并且负担他求学和成家的责任。压抑自己的需求,忽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懂事和讨好父母,父母认为的我很坚强我什么事情都能处理都是我急切的想寻求他们的关注,得到他们的认可。尤其是父亲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是缺失的,困扰我的不安全感也是来源于此。当小组学习时,大家给我的照顾和拥抱让我觉察到情绪的最根源问题,心结慢慢打开,意识到我并不是这个家庭的拯救者,我要先关爱自己,释放自己的压力和责任。
|
上一篇: 市心协心理课堂时间——《应对焦虑 心若莲花》讲座分享通知 |
下一篇: 失独家庭冬日暖心行动倡议书 |